知识之光,照亮乡村希望之路夏日篇章
导语:2023年7月20日,随着盛夏的脚步悄然临近,烟台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的一支特别队伍——“烟育菏梦”支教队,踏上了前往聊城市东阿县刘集镇西苫山村的旅程。这支由十五余名充满热情与梦想的学子组成的队伍,怀揣着对教育的热爱与对乡村未来的憧憬,旨在通过为期两周的支教活动,为当地的孩子们带去知识的甘露,点亮他们心中的希望之灯。
正文:
“烟育菏梦”支教队成员们携带着精心准备的教学物资,满载着对未知挑战的期待,抵达了西苫山村。这个被群山环抱的小村庄,虽然自然风光旖旎,但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孩子们的眼中闪烁着对外面世界无限的好奇与渴望。
初识:心灵的桥梁悄然搭建
支教活动的第一天,面对着一双双好奇而羞涩的眼睛,“烟育菏梦”的队员们并没有急于展开教学,而是先通过一系列破冰游戏和自我介绍,与孩子们建立起了初步的信任与友谊。他们发现,尽管条件有限,但孩子们对于学习的热情丝毫不减,那份纯真与坚韧深深打动了每一位队员的心。
教学:知识与梦想的种子生根发芽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支教队根据孩子们的实际需求,开设了丰富多彩的课程。从基础的语文、数学、英语,到趣味横生的科学实验、艺术绘画,再到启迪思维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普及,每一堂课都凝聚着队员们的心血与汗水。他们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力求让每一堂课都生动有趣,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在科学课上,当孩子们亲手完成一个个小实验,看到化学反应的奇妙现象时,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兴奋与惊奇;在英语角,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对话,孩子们勇敢地开口说英语,自信的笑容在他们脸上绽放;而计算机课上,当孩子们第一次接触到编程软件,亲手编写出简单的小程序时,那份成就感与自豪感溢于言表。
图为孩子带着求知的眼神积极问老师问题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韩贻飞 摄
互动:心灵的碰撞,文化的交融
除了日常的教学,支教队还组织了一系列课外活动,如户外拓展、文化讲座、手工艺制作等,旨在拓宽孩子们的视野,增进他们与外界的交流。在一次以“我的家乡”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中,孩子们用稚嫩的画笔描绘出了心中最美的家园,那份对家乡的热爱与自豪深深感染了每一个人。
收获:爱与希望,共同成长
转眼间,一个月的支教生活即将结束。在告别之际,支教队举办了一场简朴而温馨的结业典礼。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支教队员们的感激之情,有的送上亲手制作的小礼物,有的则通过诗歌朗诵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而支教队员们,也在这段经历中收获了成长与感动,他们深刻体会到了教育的力量,更加坚定了投身教育事业的决心。
结语:
“烟育菏梦”支教队在聊城市东阿县刘集镇西苫山村的这段旅程,虽然短暂,却意义非凡。它不仅为当地的孩子们带去了知识的光芒,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梦想的种子。而支教队员们,也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找到了自己青春的价值与方向。让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这些种子能够生根发芽,绽放出更加绚烂的花朵,照亮乡村的每一个角落。
通讯员:孙翔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