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一周的经验总结
导语:在这个热情似火的七月,烟育菏梦支教队怀揣着梦想与责任,走进了西苫山村,开启了一段充满挑战与希望的支教之旅。一周的时间转瞬即逝,但这短暂的时光却留下了无数珍贵的回忆和深刻的经验。让支教队员一同走进这一周的支教生活,探索其中的收获与成长。
(图为支教队员合影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韩逸飞摄)
一、 背景与目标
烟育菏梦支教队积极响应国家促进教育公平的号召,旨在通过支教活动,为前韩堂村的老年人和孩子们带来知识、技能和关爱,推动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此次支教的主要目标是提高老年人的数字素养、增强他们的防范诈骗意识、推广普通话,同时为孩子们提供丰富多彩的课程,拓展他们的视野。
二、 数字反哺工作
数字反哺是本次支教的重点之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等数字设备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对于西苫山村的许多老年人来说,这些新技术却如同难以跨越的鸿沟在支教的第一周,支教队员发现老年人在使用智能手机时面临着诸多困难。他们对触摸屏的操作不熟悉,对各种应用程序的功能感到迷茫,甚至对网络连接的概念都理解得不够清晰。为了帮助他们克服这些困难,支教队员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首先,支教队员精心编写了简单易懂的教程,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了智能手机的基本操作,如解锁屏幕、拨打电话、发送短信等。同时,对于一些常用的应用程序,如微信、支付宝等,支教队员也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演示,包括如何添加好友、发送语音消息、进行支付等功能。为了让老年人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支教队员采取了一对一的教学方式。队员们耐心地陪伴在老年人身边,手把手地指导他们进行操作,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在教学过程中,支教队员发现老年人的学习速度较慢,但他们的学习热情却非常高。他们认真地听着队员们的讲解,一遍又一遍地练习着操作,那种对新知识的渴望和执着让支教队员深受感动。通过一周的努力,许多老年人已经能够熟练地使用智能手机进行基本的通信和支付操作。他们可以与远方的亲人视频通话,分享生活的点滴;也可以在集市上使用手机支付,感受科技带来的便利。看到他们脸上洋溢着的笑容,支教队员感到无比的欣慰和自豪。
(图为支教队员在为老年人演示手机使用方法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昊凯摄)
三、防范网络诈骗工作
网络诈骗是当前社会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而老年人由于对网络世界的了解相对较少,更容易成为诈骗分子的目标。因此,在支教过程中,支教队员将防范网络诈骗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在与老年人交流的过程中,支教队员发现他们对网络诈骗的认识非常有限。很多人甚至不知道什么是网络诈骗,更不知道如何防范。为了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支教队员开展了一系列的宣传教育活动。支教队员通过举办讲座的方式,向老年人介绍了常见的网络诈骗手段,如虚假中奖诈骗、冒充公检法诈骗、网络购物退货诈骗、投资理财诈骗等。同时,支教队员还结合实际案例,详细分析了诈骗分子的作案手法和套路,让老年人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网络诈骗的危害。为了让老年人更好地记住防范网络诈骗的要点,支教队员还编写了朗朗上口的防骗口诀,如“天上不会掉馅饼,中奖信息别轻信”“公检法司来电话,未经核实别害怕”“退货退款要谨慎,官方渠道才可信”“投资理财高收益,多半是个大骗局”等。这些口诀简单易记,深受老年人的喜爱。除了宣传教育,支教队员还帮助老年人安装了国家反诈中心 APP,并教会他们如何使用。通过这个 APP,老年人可以及时了解最新的诈骗信息,提高防范能力。经过一周的努力,老年人的防范网络诈骗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他们开始主动关注网络诈骗的相关信息,遇到可疑情况也会及时与支教队员交流。支教队员相信,通过支教队员的努力,能够为老年人的财产安全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
(图为支教队员在宣传老年人防诈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昊凯摄)
烟育菏梦支教队在西苫山村的一周支教工作成果丰硕。为实现提高老年人数字素养、增强防范诈骗意识、推广普通话及为孩子拓展视野的目标,支教队全力以赴。在数字反哺工作中,克服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的困难,让他们享受科技便利;防范网络诈骗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通过多种方式提高了老年人的防范意识和能力,为财产安全筑牢防线。这一周的支教行动意义重大,不仅为当地带来了实际的帮助和改变,也为未来的支教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展现了支教队的责任与担当。
通讯员:王昊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