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风雨后的彩虹

发布时间:2024-07-20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风雨后的彩虹

7 月 20 日,烟育菏梦实践团队满怀热情与期待,来到了东阿县刘集镇苫山村,开启了他们意义非凡的支教之旅。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昨晚那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如同不速之客,打乱了团队原本精心安排的教学计划,导致了上午半天的停课。

清晨,根据天气的状况以及暴雨的影响,我们不得不通知各位同学们暂时停课的消息,孩子们纷纷私信自己的老师,表达着自己的伤心,老师们也十分沮丧,对于这短短七天建立起来的关系,大家都十分看重并珍惜,办公室内积压着一股郁闷的气氛,但烟育菏梦团队的成员们深知,困难只是暂时的,他们迅速调整状态,积极应对,开始为后面的课程做准备。

一部分成员毫不犹豫地拿起扫帚、拖把,投身到清理居住场所的工作中。雨水浸泡后的地面泥泞不堪,垃圾和杂物随处可见。但他们没有丝毫抱怨,认真清扫着每一个角落。他们弯下腰,用力地挥动着扫帚,将积水一点点扫出房间;他们蹲下身,仔细地擦拭着桌椅,让其恢复原本的干净整洁。纵使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大家气喘吁吁,但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仍在坚持打扫卫生。

另一部分成员则有条不紊地清点支教所需的物品。他们仔细核对每一份教材、每一件教具,确保没有因为暴雨而受损或丢失。对于一些被雨水打湿的资料,他们小心翼翼地进行整理和烘干,以保证后续教学能够正常使用。他们专注的神情,仿佛手中的物品是无比珍贵的宝藏。

还有一些成员精心地为接下来一周的课程做着准备。他们坐在桌前,认真思考着如何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他们重新规划教学进度,优化教学方案,力求在有限的时间里为孩子们带来更丰富、更优质的学习体验。他们查阅资料,互相交流,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他们积极备课,模拟上课的样子,在自己的备课表上不时记录着东西,灵光一闪的点子也被他们记录在本子上。

下午,天气逐渐好转,阳光穿透云层洒在大地上。烟育菏梦团队的成员们抓住这难得的时机,迅速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及时地在家校群里发布通知,并做好一切准备。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着,下午一点三十分左右,一个稚嫩地面庞出现在队员们地视野中,逐渐的,越来越多地孩子来到学校并自觉地坐在座位上。看到同学们地到来以及一句句淳朴的“老师好!”,队员们的脸上也浮现出了笑容,以最好状态给同学们上下午的课,

他们为孩子们开设了小学语文课,希望通过文字的魅力,打开孩子们认识世界的新窗口。课堂上,支教老师生动有趣的讲解,仿佛是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孩子们求知的大门。他们用生动的故事、形象的比喻,让原本枯燥的文字变得鲜活起来。孩子们被老师的讲解深深吸引,他们积极互动,踊跃发言。一双双明亮的眼睛里,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好奇。对于古诗晦涩的诗句进行白话的翻译,一幅幅壮丽的画卷展开在同学们的面前,画卷在老师的指引下,将同学们卷入了名为古诗词的世界当中,在这个世界里,同学们肆意地探索着独属于古诗地美妙,同古人一同高吟,同古人一同感叹。下课铃响起时,同学们仍沉浸在古诗的世界,依依不舍地收拾着自己的东西。

(图为老师正在给孩子们上语文课 通讯员 韩贻飞 摄)

在课程结束后,为了留下这珍贵的瞬间,纪念这段珍贵的记忆,队员们还组织拍摄了集体照。照片中的孩子们和支教老师紧紧地站在一起,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那笑容中,有对知识的满足,有对未来的期待,更有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的坚韧以及在克服困难后获取成果的喜悦。

烟育菏梦团队的成员们在这次支教之旅中,用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他们面对暴雨带来的困难,没有退缩,没有放弃,而是选择了坚守和前行。他们用自己的热情和努力,为东阿县刘集镇苫山村的孩子们带来了知识和希望。

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继续在这片土地上播撒爱的种子,让更多的孩子在知识的滋养下茁壮成长。

通讯员 何继涛

(图为同学们和老师们的大合照 通讯员 韩贻飞 摄)

 

作者:多彩大学生网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