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指出,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为深入了解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一线的实施情况,近日,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梦想"乡"约社会实践团队来到兴化市大邹镇双溪村,开展了为期一周的调研实践活动。
了解乡村振兴,这里的变化很精彩
在与大邹镇双溪村村干部的座谈中,浦江波镇长简要介绍了大邹镇的基本情况和近年来在推进乡村振兴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在上级相关资金和政策的支持下,双溪村的道路硬化、环境改造等得到了一系列提升,有力推动了葡萄、精品蟹等特色产业的发展,老百姓的腰包越来越鼓了,生活越来越有滋有味。"浦江波介绍说。
实践团成员认真倾听,并就关心的问题积极提问。就"乡村振兴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这一话题,浦江波认为,"乡村振兴的核心在于人,没有人就没有劳动力,没有创新力,更没有活力。"浦镇长表示,近年来,大邹镇坚持以党建聚人,以感情留人,以事业引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和优秀乡贤回乡创业,不但拓展了产业振兴的空间,而且给农业农村现代化带来了新思路、新活力。
解码乡村振兴,这里的技术很先进 7月9日下午,实践团来到大邹镇恒安电力工具有限公司,这是一家有着十多年发展史的乡镇企业,主要为国家电网等大型电力企业提供电力工具、安全绳等配套产品。实践团成员大多数是机械工程专业的学生,大家一走进厂区,就对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产生了浓厚兴趣。任厂长给大家介绍了安全绳的编织技术和安全要求,并手把手教实践团成员操作编织机械。"乡镇企业早就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为技术主导型产业,这种改变也为大学生投身乡村振兴提供了宽广的发展舞台。"实践团团长黄伊恬深切感受到。
兴化市被誉为"中国河蟹养殖第一市"。7月10日,在生态大闸蟹产业示范园内,同学们饶有兴趣地参观了该园区内的水质监测中心。"我们的水质监测物联网服务平台是国内最先进的水质监测平台,可以实时了解水质情况和大闸蟹的生活状态并及时进行水质干预。"示范园主任刘安向实践团介绍说。
"现代化技术赋能乡村产业振兴,是我们这次参观学习最深切的体会。" 黄伊恬表示,她会带着问题和任务回到大学课堂,更有针对性地学习相关专业课程,为未来服务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

(图为示范园主任刘安向团员们展示水质监测物联网服务平台。 徐芸供图)
体验乡村振兴,这里的舞台很宽广 7月12日,实践团来到了大邹镇荣鑫畜禽养殖家庭农场,当了一天的"新农人",亲身体验了现代化的畜禽养殖技术。
面对智能化的温度监控系统、自动饲养系统,同学们现学现用、活学活用,跟着老师傅操作了起来,"这套设备运用以来,我们养殖场的劳动用工减少了80%。"朱厂长介绍说,如今的畜禽养殖早已结束了蚊蝇乱飞、污水横流的历史,未来还将出现无人化、智能化的养殖场,"一人号令百万鸡,百万雄鸡住楼房也将成为现实"。
(图为团队成员在朱厂长的带领下参观蛋鸡舍。徐芸供图)
然而,在乡村振兴这片广阔天地上,挥洒汗水依然免不了,一定的体力劳动也将是常态。一周的实践中,同学们身体力行地参与到工厂一线的操作中,主动帮工作人员搬运鸡饲料,体会到工作的艰辛、劳动的快乐。"如今的在校大学生大都是00后,让他们深入基层体验生活、体验工作,不但可以磨砺意志,锻炼品格,还可以让他们在实践中找到未来发展的方向,找到各自的责任担当。"带老师浦江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