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第四日:雨洒青春,爱绘梦想》
2024 年 7 月 16 日,星期二,烟育菏梦暑期支教迎来了第四天。清晨,连绵不断的雨声敲打着支教点的窗户,窗外的世界被雨水笼罩,雨声不见消减。
出于对孩子们安全的谨慎考虑,支教团队果断决定上午暂停授课。然而,这暂时的停歇并未让支教老师们停下脚步,他们积极利用这段时间,在办公室内认真备课。每一位老师都全神贯注地翻阅着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琢磨着如何用最生动、易懂的方式将知识传授给孩子们。
(图为下雨过后的村委会广场,通讯员韩贻飞摄)
老师们的笔尖在纸张上沙沙作响,记录下的不仅仅是教学的要点,更是对孩子们未来的期许。与此同时,大家齐心协力打扫教室卫生,仔细擦拭着每一张桌椅,清理着角落里的灰尘,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整洁、舒适的学习环境,时刻准备着迎接随时可能到来的开课。
下午,太阳终于穿透云层,露出了温暖的笑脸。仿佛是与阳光心有灵犀,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冲进教室,那股热情和期待让人动容。他们迅速坐在座位上,一双双渴望求知的眼神,如同明亮的灯火,瞬间点燃了老师们的教学热情。
课堂上,老师们一改以往枯燥的教学方式,积极创新,注重培养孩子们对学习的兴趣。在语文课上,老师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资源,播放了一段精彩的古典文学讲解视频。视频中,悠扬的音乐、生动的画面和深入浅出的讲解完美融合,孩子们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代文人墨客进行了一场心灵的对话。随后的诗词接龙游戏更是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孩子们踊跃参与,一句句优美的诗词在教室里回荡。
数学课上,老师用充满趣味的动画演示了复杂的几何图形变化,原本抽象的数学概念瞬间变得清晰易懂。为了加深孩子们的理解,老师还组织了小组解题竞赛。孩子们分组讨论,思维的火花在碰撞中绽放,他们不仅在竞赛中巩固了知识,更培养了团队合作的精神。
(图为徐老师正在教导孩子语文,通讯员韩贻飞摄)
英语课的氛围同样热烈非凡。老师精心挑选了一部有趣的英语动画片,孩子们在欢笑中不知不觉地记住了许多单词和常用表达。接着,一场别开生面的角色扮演活动展开,孩子们纷纷模仿动画片中的角色,用英语进行交流。起初还有些羞涩的孩子,在老师的鼓励和同学们的带动下,也勇敢地张开了嘴巴,大声说出英语。
(图为孩子们制作的手工作品,通讯员韩贻飞摄)
科学课则成为了孩子们探索未知的乐园。老师带来了各种实验器材,现场演示了神奇的科学实验。当看到水瞬间变成冰、气球在液氮中收缩等奇妙现象时,孩子们惊叹不已,眼中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实验结束后,孩子们纷纷围在老师身边,询问实验原理,老师耐心地一一解答,并鼓励他们自己动手尝试。
经过各科老师的课后交流与反馈,大家一致认为这种创新的授课方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孩子们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参与度明显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更加扎实。
一位老师感慨地说道:“看到孩子们如此积极地参与课堂,我感到无比欣慰。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只要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爱上学习,再辛苦都是值得的。”
另一位老师也表示:“通过这次支教,我深刻体会到了教育的魅力和责任。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点燃孩子们内心对知识的渴望之火,让他们在未来的学习道路上充满信心和动力。”
对于孩子们来说,这一天的课程充满了新奇和乐趣。一位小朋友兴奋地说:“今天的课太有意思了,我从来没想过学习可以这么好玩!”另一位小朋友则表示:“我以后要好好学习,像老师一样知道很多很多的知识。”
烟育菏梦暑期支教的第四天,在风雨的考验后迎来了阳光灿烂的课堂时光。这一天,支教老师们用创新和爱心,为孩子们打开了知识的新大门;孩子们用热情和专注,回应了老师们的辛勤付出。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样的精彩还将继续上演,为孩子们的成长之路增添更多的色彩和希望。
以下是对这一天支教活动的总结汇报:
一、上午情况
由于持续的降雨,为保障孩子们的安全,上午决定暂停授课。支教老师们在办公室认真备课,对教学内容进行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以确保在后续的授课中能够更加清晰、生动地传授知识。同时,对教室进行了全面的卫生清扫,为孩子们提供一个整洁、舒适的学习环境。
二、下午授课情况
1. 语文
播放古典文学讲解视频,激发孩子们对诗词的兴趣。
开展诗词接龙游戏,增强孩子们的诗词积累和反应能力。
2. 数学
利用动画演示几何图形变化,帮助孩子们理解抽象概念。
组织小组解题竞赛,培养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
3. 英语
播放有趣的英语动画片,提高孩子们的听力和词汇量。进行角色扮演活动,锻炼口语表达和自信心。
4. 科学
现场演示神奇的科学实验,引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鼓励孩子们动手尝试,培养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通过与孩子们的互动以及课后与老师们的交流,发现这种创新的授课方式有效地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积极思考、主动学习,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在接下来的支教日子里,我们将继续探索更多适合孩子们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丰富教学内容,为孩子们带来更加优质、有趣的课程。同时,我们也将更加关注孩子们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支教活动中有所收获、有所成长。
(通讯员 孟祥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