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支教时光:爱心无惧风雨
7 月 16 日,当黎明的曙光刚刚划破天际,烟育菏梦支教队怀揣着炽热的梦想和沉甸甸的使命感,开始了一天的支教生活。
清晨,晨曦微露,烟育菏梦支教队的队员们就已迅速起身,满心期待地为新一天的教学工作做准备。他们认真梳理着教案,仔细调试着教学用具,每个人的眼中都闪烁着坚定与热情,仿佛即将投身一场意义非凡的战斗。
然而,天公不作美,一场狂风骤雨不期而至,如同一股汹涌的洪流,瞬间冲乱了原本有序的教学安排,不得不暂停课程。这突如其来的状况让支教队员们的心情瞬间从云端跌落谷底,他们的脸上写满了失落和无奈。精心准备的课程无法如期开展,那一份份凝聚着心血的教案仿佛也在风雨中黯然失色。但雨后苫山村的风景确实别有一番风味。
(此图为雨后的苫山村 韩贻飞拍摄)
但是,他们并未因此而气馁。队员们迅速收拾好心情,全身心投入到课程的重新规划之中。在狭小的教室里,队员们围坐在一起,热烈地探讨着教学计划的调整。语文老师翻阅着古今名著,思索着如何用更有趣的故事点燃孩子们对文学的热情;英语老师对着镜子练习口语,准备用更流利的表达为孩子们开启国际交流的大门;数学老师在黑板上反复演练着公式,力求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直观易懂。科学老师在准备新奇的实验,想着如何用奇妙的现象激发孩子们的探索欲望;体育老师在思考着新的游戏,琢磨着怎样用活力的运动点燃孩子们的激情。每个人都全神贯注,忘却了窗外的风雨,心中只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为孩子们带来最优质的教育。
临近中午,天空渐渐放晴,灿烂的阳光再次普照大地。繁星支教队的课程也重新拉开帷幕。孩子们欢呼雀跃地奔向教室,眼中充满了对知识的热切期盼。
在小学语文课上,老师用深情的语调讲述着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将文字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从源远流长的历史故事到脍炙人口的现代散文,老师引领着孩子们在文学的殿堂中漫步。孩子们听得如痴如醉,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智慧与温暖的知识海洋。每当老师抛出问题,孩子们都迫不及待地举起小手,踊跃发言。那一双双清澈的眼眸里,绽放着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此图为上语文课的照片 韩贻飞 拍摄)
英语课上,老师通过生动的情景模拟和有趣的角色扮演,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英语单词和语法。孩子们跟着老师欢快地朗读,那清脆悦耳的声音在教室里回响,宛如最动人的旋律。有的孩子发音不够准确,老师便不厌其烦地一遍遍示范,鼓励他们大胆开口。
(此图为上英语课的图片 韩贻飞拍摄)
数学课则充满了智慧的火花。老师巧妙地引导孩子们攻克一道道难题,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孩子们时而眉头紧蹙,陷入沉思;时而灵光一闪,喜笑颜开。每当成功解决一个难题,教室里都会响起一阵热烈的欢呼声。
而手工课更是充满了创意和乐趣。老师耐心地示范着每一个制作步骤,每一个作品都充满了巧思和创意。孩子们在座位上专心致志地学习着,他们的眼神紧紧追随老师的动作,小手灵活地摆弄着材料。有的孩子遇到困难,老师便手把手地指导,帮助他们完成作品。
在课间休息时,孩子们簇拥在支教队员们身旁,好奇地询问着外面的世界,队员们耐心地解答着,欢笑声在校园中此起彼伏。有的孩子拉着老师的衣角,分享着自己的快乐;有的孩子则展示着自己刚刚创作的手工,脸上洋溢着骄傲的神情。
一天的课程结束后,孩子们带着满满的收获离开教室。他们的书包里装满了知识,心中充满了对明天的期待。而繁星支教队的队员们尽管身体疲惫,但内心却充盈着幸福和满足。他们深知,自己的付出或许微不足道,但只要能在孩子们的心田播下一颗希望的种子,便是无比珍贵的。
在这一天的支教历程中,繁星支教队的队员们不仅传授了知识,更传递了温暖与力量。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和对孩子们的关爱。他们坚信,即便在这短暂的时光里,也能为蒋庄村的孩子们照亮前行的道路,为他们的未来注入无限的可能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