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中西部地区青少年学生对苗族文化的了解,加强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认同感,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红籽同心 文脉共铸”民族团结实践团于7月15日在实践基地开展了一场生动而别具特色的苗族民俗文化课。
苗族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古老民族,近年来引起了广泛关注。他们的文化传统根植于中国多个省区,包括贵州、湖南、云南、海南、广西和重庆等地,呈现出大散居和小聚居的分布特点。苗族以其丰富多彩的语言、服饰、音乐和舞蹈而闻名,这些元素不仅反映了其文化深厚的底蕴,也体现了其智慧和创造力。

在此次活动中,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的大学生们精心策划并组织了一系列生动的民俗文化课程,旨在通过互动体验和知识传授,让中西部地区的青少年学员深入了解苗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传统。活动现场,学生们不仅学习了苗族特有的服饰、风俗和习惯,还参与了传统舞蹈和音乐的表演与学习,亲身感受了苗族文化的魅力和多样性。
“红籽同心 文脉共铸”民族团结实践团的成员们表示,通过这样的活动,希望能够为中西部地区的青少年学员们开拓视野,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促进不同民族间的交流与理解,进一步巩固和加强民族团结。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将继续积极响应国家文化遗产保护政策,通过类似的实践活动,为苗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贡献力量,助力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繁荣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