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晨曦下的琅琅书声——烟育菏梦支教队在山东东阿的第三天

发布时间:2024-07-15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2023年7月15日,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西苫山村大队部,这个宁静的村庄因烟育菏梦支教队的到来而显得格外热闹。当晨曦的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洒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时,支教队的志愿者们已经开始了他们第三天的支教活动。他们的到来,不仅为当地的孩子们带来了知识的火种,更为他们描绘出一幅充满希望的未来画卷。

清晨的准备

天刚蒙蒙亮,西苫山村大队部的门口就已经聚集了不少家长和孩子。他们的脸上写满了期待和喜悦,仿佛是在迎接一场盛大的节日。支教队的队员们早早地来到了课堂,他们忙着布置教室,准备教材,确保每一节课都能顺利进行。他们的热情和认真,像一股暖流,温暖了整个村庄。

语文课的智慧旋律

随着钟声的响起,孩子们鱼贯进入教室,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对知识的渴望。语文课上,孩子们的声音清脆悦耳,如同山间清澈的溪流,叮咚作响。老师们先是带领学生们复习了前一天学习的古诗和生字,每一个字的笔画,每一句诗的韵律,都被孩子们牢牢地记在了心里。随后,老师们引入了新的古诗篇目,孩子们聚精会神地聆听,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好奇与渴望。听写的环节更是考验孩子们的时刻,尽管错误在所难免,但老师们的耐心纠正,让孩子们的笔尖更加稳健,他们的进步也在这一笔一划中悄然显现。

数学课的严谨探索

紧接着是数学课,这门课的气氛则更为严谨。老师们用简单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定义和定理,孩子们紧跟老师的思路,时而思索,时而记录。通过课后习题的巩固,孩子们对新知识的理解逐渐加深,他们的思维也在这一过程中变得更加敏捷。数学的逻辑和严谨,在孩子们的心中播下了理性的种子。

通讯员 韩贻飞 摄

青春活力的语文课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语文课则是一次展现自我的机会。他们背诵《少年中国说》,声音洪亮有力,充满了青春的活力和中国少年的自豪。每一个字都铿锵有力,每一句话都饱含深情,他们的表现不仅是对知识的掌握,更是对自己身份的认同和对未来的憧憬。

 

大课间的欢乐时光

大课间,校园变成了欢乐的海洋。孩子们和老师们一起踢足球、打羽毛球、做游戏,他们的笑声和欢呼声在空气中回荡。这些活动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身体,更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团队合作,学会了尊重和理解,这些都是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通讯员 韩贻飞 摄

 

手工课的创意实践

下午的手工课是孩子们最期待的时光。他们围绕着老师,一双双小手小心翼翼地折叠着彩纸,一只只千纸鹤在孩子们的努力下诞生。这个过程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也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老师们耐心地指导,孩子们专注地学习,这种和谐美好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了教育的力量。

通讯员 韩贻飞 摄

夜晚的反思与规划

夜幕降临,支教队的队员们并未停歇。他们召开例会,总结一天的工作,反思教学中的不足,规划第二天的课程。灯光下,他们的身影显得格外坚定。他们知道,每一天的努力,都是为了给孩子们带去更多的知识和希望。他们的付出,就像夜空中的星星,虽然不张扬,却照亮了孩子们前行的道路。

烟育菏梦支教队的每一天都是充实而忙碌的。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教育的意义,用汗水浇灌着孩子们的心田。在西苫山村,每一天的结束都是新希望的开始,每一次的努力都在为孩子们的未来铺设坚实的基石。在这里,晨曦下的琅琅书声,不仅是对知识的追求,更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通讯员 孙玉玮

作者:多彩大学生网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 穿越千载彝风韵,时代篇章映西昌 ——湖南师范大学赴川暑期
  • 桂工学子走进那良,共探乡村振兴与生态发展
  • 关注青少年心理,助力调控焦虑、解决困难
  • “乡兴国昌”路上,桂林理工学子携手共筑民族团结桥
  • 京剧脸谱:历史与文化的象征 ————青田华侨子女培根夏令
  • 弘扬经典启智慧,传统文化润童心 ——青田华侨子女培根夏令
  • 那良村乡村振兴故事多,桂工学子“三下乡”添精彩图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