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活力课堂绽放在苫山,聊城支教第四天纪实

发布时间:2024-07-15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活力课堂绽放在苫山,聊城支教第四天纪实

7 月 15 日,来自烟台大学的支教团队在山东省聊城市苫山村迎来了支教的第四天。这一天,孩子们的热情如同夏日的阳光般炽热,他们早早地来到居委会大楼等待上课,支教活动有条不紊地展开。

清晨,阳光柔和地洒在大地上,带来了一丝清凉。孩子们背着书包,脸上洋溢着期待的笑容,迫不及待地走进教室。数学和语文课上,孩子们一改往日的羞涩,积极发言,课堂气氛格外活跃。

数学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一道复杂的应用题,目光扫过每一个孩子,问道:“谁能想出这道题的解题思路?”一双双小手迅速举起,一个小男孩自信地站起来,条理清晰地阐述着自己的想法,赢得了老师的称赞和同学们的掌声。另一个小女孩也不甘示弱,补充了一种新的解题方法,让大家眼前一亮。

语文课堂同样精彩纷呈,老师绘声绘色地讲解着课文,孩子们聚精会神地倾听着。当老师提出问题时,他们纷纷举手,踊跃回答,用稚嫩的声音表达着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有的孩子还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对课文中的人物和情节发表了独特的见解,展现出了丰富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

气候凉爽宜人,体育老师看准时机,带领孩子们来到户外。操场上,孩子们像欢快的小鸟,尽情地释放着自己的活力。他们有的两两一组,挥动着羽毛球拍,白色的羽毛球在空中飞来飞去;有的在足球场上奔跑追逐,尽情挥洒着汗水;还有的围成一圈,兴致勃勃地玩着小游戏,欢笑声回荡在整个校园。

图为体育课孩子们打羽毛球照片 通讯员 韩贻飞 摄

中午时分,经过短暂的休整,孩子们又充满活力地迎来了下午的课程。

语文老师姚老师站在讲台上,声情并茂地教授着《少年中国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孩子们跟着老师大声诵读,激昂的声音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期望。姚老师还为孩子们讲述了这篇文章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爱国情怀,让孩子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其中的含义。

孟老师则为五六年级的学生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课堂上,孟老师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随后,孟老师还带领孩子们做了信任游戏,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会互相信任和合作。一个小女孩在游戏结束后说道:“通过这个游戏,我明白了信任朋友是多么重要。”

图为孟老师心理课带孩子做游戏 通讯员 韩贻飞 摄

课程结束后,支教队员们有序地将学生交付到家长手中。家长们看到孩子们脸上洋溢着的快乐和满足,纷纷向支教队员们表示感谢。一位家长激动地说:“孩子这几天变化可大了,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变得更加开朗自信了,谢谢你们!”

这天,支教团队还和苫山村的村民们有了温馨的互动。村里的几位大妈看到支教队员们辛苦,特意送来了自家种的新鲜水果,亲切地说道:“孩子们,别太累着,尝尝我们的心意。”队员们接过水果,心里满是感动。还有一位大爷,主动为队员们提供了一些关于村里孩子学习情况的建议和想法,帮助支教团队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这一天,有一个叫小亮的孩子让人印象深刻。他平时在课堂上总是沉默寡言,但在体育课时,却展现出了非凡的运动天赋。在羽毛球比赛中,他凭借着出色的技巧和顽强的毅力,赢得了比赛的胜利。这让他收获了自信,在之后的课堂上也变得更加积极主动。

还有一个叫小敏的女孩,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勇敢地分享了自己的烦恼和困惑,在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和帮助下,她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脸上重新绽放出了灿烂的笑容。

姚老师带领二三年级孩子学习折纸,孩子们将自己折出来的爱心送给了老师,并且写上了老师们的名字。

图为美术手工课同学们成果合照 通讯员 韩贻飞 摄

一天的教学结束了,支教队员们虽然身体疲惫,但内心却充满了欣慰和满足。他们知道,自己的付出正在一点点改变着孩子们的世界,为他们的未来注入了新的希望和可能。

相信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支教团队将继续为苫山村的孩子们带来更多的知识和欢乐,陪伴他们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暑假。

通讯员(韩贻飞)

作者:多彩大学生网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 明文化之心,筑团结之魂
  • 明文化之心,筑团结之魂
  • 7月15日,来自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的“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带着对民族团结的深切情怀与责任,走进了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社会实
  • 07-15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