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传承小队:追寻革命足迹,感悟历史力量** **第一章:辛亥传承,小组启程**

{图片1}(注释:辛亥传承小队成员在浙江省辛亥革命纪念馆前合影,队长为摄影师)
走进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孙中山纪念铜像。孙中山纪念铜像手着执杖,身穿长袍,立于台基之上。1981年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时,依托旧址建立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宋庆龄名誉主席亲笔题写了馆名。铁门上所嵌“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为宋庆龄题写。
**第二章:纪念馆内,重温历史**
{图片2}(注释:纪念馆内展出的珍贵文物和历史照片)
馆内陈列有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孙中山先生生平事迹展览、黄兴先生生平事迹展览等基本陈列。馆内收集有与辛亥革命有关的历史文物1000多件,历史照片10000余张,其中有孙中山签发的“李翊东前往赣州办理要事”的大元帅令和王霞宙、张善子绘制的刘静庵烈士画像等珍品。馆内有军政府大门、军政府礼堂、黎元洪卧室和会客室、秘书处、黄兴召开军事会议的会议室、孙中山会见湖北军政人员的会客室等。
**第三章:烈士墓前,致敬英魂**
{图片3}(注释:浙军攻克金陵阵亡诸将士之墓)
站在浙军攻克金陵阵亡诸将士之墓前,感受无比庄严和肃穆。墓地周围寂静而肃穆,仿佛时间在这里停滞。这些墓碑见证了辛亥革命时期英勇壮举的浙军将士们的无畏与牺牲精神,令人肃然起敬。他们的事迹和精神不仅是革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今天理解和铭记历史的重要桥梁。
这些墓碑不仅是一块块石头,更是一段段历史的注脚,是对革命先烈无言的告慰和纪念。站在他们的墓前,我深切感受到了革命的艰难与伟大,感受到了那个时代人们为国家和民族解放所付出的艰辛和牺牲。他们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继续前行,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第四章:感悟历史,传承精神**



{图片4-6}(注释:小组成员在纪念馆内进行调研学习)
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那个水深火热的年代,感受到了救国英雄对祖国的赤诚之心。辛亥革命的最大功绩是,推翻了清朝政府,在中国大地上结束了几千年的封建统治。这是一个天翻地覆的变化,对于中国人民是一个空前解放,对于帝国主义是一次沉重打击。辛亥革命是中华民族的一次伟大觉醒,是民族危机意识、救亡图存意识、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民主共和意识的积聚和爆发,促进了爱国主义精神的空前高涨。由于中华民族曾经以灿烂的古代文明影响过整个人类,后又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遭受闻所未闻的灾难和屈辱,致使近代中国的爱国主义显得格外强烈悲壮。犹如江河跌入于深谷,睡狮惊醒于恶敌,咆哮奔腾、气势恢宏。这样一种与五千年的文明史、七十年的屈辱史、几万万中国人民源远流长的民族感情连在一起的爱国主义,是一种强大的震撼世界的精神力量。

{图片7}(注释:小组成员在调研结束后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