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5日,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晋陕蒙能源基地实践队”驱车前往榆林市,开始了他们此次暑期社会实践的第一站——延长石油巴拉素煤业有限公司。在这一天的行程中,实践队不仅深入了解了煤矿的智能化建设与管理,还通过座谈会和实地参观,进一步提升了对煤炭行业的认识。
上午9时,实践队抵达巴拉素煤矿智慧园区管控系统中心。首先进行的是座谈会,由总负责人王春林主持。王总详细介绍了巴拉素煤矿的基本情况、当前的政策环境以及采矿大学生应具备的素质,并从科技报国的角度出发,分享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见解。
巴拉素煤矿作为国内领先的智能示范矿井,其智能化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该矿通过建立智能支撑平台,实现了各系统统一数据、统一接口、统一服务和统一应用,包括数据中心、综合管控平台、智能化监控平台及4D-GIS可视化系统。此外,巴拉素煤矿还建设了5G+F5G+WiFi6的无线工业环网,在井上井下分别部署了7套和70套5G基站,实现了有线网络与无线网络的有机融合,确保数据不出园区。
在座谈会上,王总还强调了科技创新在煤炭行业中的重要性。他指出,未来煤矿的发展将更加依赖于科技的力量,特别是在智能化、信息化方面的投入。他还提到,作为采矿专业的学生,除了掌握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才能在未来的能源行业中脱颖而出。
座谈会结束后,实践队深入生产园区进行了参观。他们首先观看了罐笼等下井前的准备工作。这些准备工作包括穿戴好安全帽、工作服和胶鞋。随后,实践队成员们观看工作人员乘坐罐笼下井,观察了一次真实的矿工生活。
在井下,实践队成员们还参观了矿井的重要场所和生产环境。通过4D-GIS可视化管理系统,他们能够实时监测矿井的动态信息,了解各个生产环节的运行情况。这种高度集成的智能化管理系统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也大大降低了安全隐患。
此次参观活动不仅让实践队成员们对巴拉素煤矿的智能化建设有了直观的认识,也让他们深刻体会到现代煤炭行业对科技和人才的依赖。通过这次实地调研,实践队成员们表示受益匪浅,不仅增长了见识,也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总之,西安科技大学“晋陕蒙能源基地实践队”的这次巴拉素煤矿之行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它不仅加深了学生们对煤炭行业的理解,也激发了他们对科技创新的兴趣和热情。未来,实践队将继续深入晋陕蒙三地的能源基地开展调研,以实际行动践行能源安全新战略,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加速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