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发挥专业学科优势走访(服务)乡村特色养殖,用行动践行使命

发布时间:2023-09-02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西北民族大学早胜牛养殖和产业发展现状调研实践团于2023年8月16日赴庆阳正宁县开展早胜牛养殖和产业发展现状的调研并为当地解决母牛受胎率低的问题。将我们所学知识付诸实践,并从实践中学到知识经验。这次暑期“三下乡”活动,既是对我们提升实践能力的机会,也是一次知识与实践的结合。
正宁县是我国著名早胜牛的发源地和主要养殖区。早胜牛是传统的耕牛,在庆阳有着上千年的饲养历史,与外来引进牛品种相比,早胜牛对饲料的要求较低,对生存环境的选择更多元,肌肉嫩度高,大理石花纹突出,是培育优良肉牛品种的良好素材。
8月17日早实践团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前往正宁县正兴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经过大型养殖场的工作人员对养殖场的规模以及管理模式做了个简略的介绍后,我们在消毒室进行消毒后进入牛舍参观。首先参观的是青贮窖,该场青贮窖为地上,高度较高,一般青贮窖高2.5到3米为宜,太高青贮饲料中营养会流失,据工作人员讲解场内的青贮都是从外界购入,场内并没有种植粗饲料,购入的粗饲料一般为全株玉米,由于牛饲养周期长,购买饲料价格高,所以导致养牛利润较低。从消毒房出来后,大家先听见的是一首古典音乐的歌声,经工作人员解释,现在是牛听音乐的时间,牛保持良好的情绪有利于肉质鲜美,细嫩多汁。接着步入眼帘的是牛圈中吊着的的黄色大刷子,原来这是牛进行按摩的大刷子,无需人力,它们自己就会。
在观看过程中发现,牛的活动区与牛饲喂区是分开的,在雨多的天气,工作人员会在雨晴有太阳的的时候将牛赶到活动区让其自由活动。在调查中发现纯种早胜牛数量较少,杂交牛数量较多,自早胜牛引入并大范围开展杂交改良以来,随着杂种牛养殖规模的逐年增长,商品牛出栏也逐年增加,随之带动了养殖、屠宰、加工企业的兴起,但是,纯种早胜牛的饲养量在大幅度下降,表明早胜牛的保种工作迫在眉睫。种质保护是为了尽可能全面地保护现有的动物遗传资源,避免遗传基因混合导致物种灭绝。对于保种工作,可以采取人工授精技术,人工授精技术是利用牛冷冻精液保存技术延长精液的使用时间,并且1头种公牛1年的精液可以人工配种1万头母牛。
在参观牛圈中发现,道槽一体,饲喂无需人工,采用饲料混合机进行饲喂,这样省去了大量的人力。饲喂牛通常是青贮饲料与精饲料混合一起饲喂。该场标准化牛棚7座,建筑面积10443平方米。
作者:黄敬亭 来源: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
  • 举安全之盾,防事故之患
  • 给梦想插上翅膀,在此刻飞翔
  • 科学小实验:非牛顿流体
  • 博学通广,“编译”未来
  • 数字反哺:别让老年人被时代抛弃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