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深入基层调研养殖现状,观现状有感

发布时间:2023-09-02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民族要振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乡村产业的发展是农村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目标:乡村振兴的主体是农民,最终目标也是实现农民的生活富裕,只有实现了产业振兴,农民才能实现生活富裕。只有农民实现了生活富裕,乡村振兴才有了真实的意义。
正宁县是我国著名早胜牛的发源地和主要养殖区。早胜牛是传统的耕牛,在庆阳有着上千年的饲养历史。随着农业机械化的不断深入,耕牛作为主要畜力退出了历史舞台。早胜牛随着不断改良,形成当前肉用性能良好、适应性强、肉质品质优良的著名肉牛品种。目前,基础母牛和小规模育肥牛大多数由农户零星养殖,品种交杂,有淘汰耕牛,还有淘汰奶牛等,肉牛的存栏量少,规模化、专业化程度较低。为此西北民族大学早胜牛养殖和产业发展调研实践团赶往庆阳正宁县开展调研活动,调查母牛繁殖率低的原因。
调查过程中发现,肉牛的出售价格近两年普遍偏低,导致散养户、养殖户养殖肉牛出现了不盈利的状况。在农村,养殖业虽然不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但是农民付出了劳动成本和有限的资金到最后却没有盈利,在农民看来这一两年就相当于白干。养殖业在农村是副业存在,农民在闲暇之时会外出割草喂牛,这样节约饲草成本但是农民付出里劳动力。待到售卖时,农民会守着那一点售牛钱当作生活费或者当作下一年购买饲料的费用。在农村养殖以传统的养殖方式为主,有的养殖户中的饲养员以农村的劳动力为主,基本上没有什么文化。
调研中发现纯种的早胜牛数量少,表明早胜牛的保种工作迫在眉睫。我认为政府必须加大投入力度,整合培训资源、拓展培训内容、开展多元化培训方式等,培养专业化程度更高的畜牧工作者,鼓励、支持和引导养牛户加快转变原有饲养方式。并且聘请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组建早胜牛产业技术联盟,在饲草种植、加工、早胜牛品种保护、饲养管理、繁殖、育肥、营养调制、疫病防控、肉品加工、生物医药开发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撑。利用当地丰富的饲草资源优势,制定早胜牛饲养技术标准、疫病防制技术标准、营养供应标准、肉品品质标准、高档雪花肉生产标准和肉品品质技术标准,向庆阳市早胜牛养殖场(合作社)及消费者推广。
   调研中有一散养户,他才61岁,很瘦却是七八十岁的面容,白发苍苍的他依旧养着十几头牛,通过交流了解到,他当过兵,退役回家后在家中养牛,直至现在。实践团的到来,令他打开了话匣子,不知是老人需要陪伴的原因还是面对调研的我们他也想交流养牛的经验,就这样我们聊了很久。面对这样的情形,我内心很复杂,当牛肉价格低到14元一斤时,老人仍在家中养着十几头牛。当我们问道,养牛一年能收益多少钱的时候,老人沉默了,他说:不赚钱,现在牛价便宜,有时候还会卖不出去。真的是令人嘘唏,在我们家乡,牛肉的价格很昂贵,昂贵到普通家庭根本买不起。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老人们也许不使用智能手机,也没有很多的娱乐活动,每天农忙劳作就是他们的一天,有时候太闲他们都会找一些活干。在我看来,我们当代人需要的就是这种勤劳的品质。传统养殖也有着自己的一套理论知识,这是养殖户养殖多年总结出来的经验。
在这几天里,我最深的感受就是:创业养殖不能只凭理论,更要有实践经验。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不论听见过哪些绘形绘色的描述,都不及自己亲眼所见。
 
作者:黄敬亭 来源: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
  • 举安全之盾,防事故之患
  • 给梦想插上翅膀,在此刻飞翔
  • 科学小实验:非牛顿流体
  • 博学通广,“编译”未来
  • 数字反哺:别让老年人被时代抛弃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