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浙江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暑期三下乡:荡翻译之桨,航民俗之洋

发布时间:2023-08-26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为了更好地向世界介绍中国民俗文化,让世界听到中国声音,增强舟山文化软实力,提高国际友人在舟的文化体验感,浙江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舟山新语”实践团于2023年7月16日——7月19日在舟山市图书馆和博物馆开展了有关定海区民俗文化翻译的理论宣传和调研活动。
首先,实践团成员前往舟山市图书馆进行了简单的民俗文化相关书籍的民情调查工作,采访了图书馆的管理员和志愿者,初步了解他们对于当地民俗文化的熟悉程度以及对民俗文化翻译的看法。
随后,实践团前往图书馆四楼文献资料去查阅相关资料。小组成员们找到了地方文献、海洋文献、文学文献等各类别的资料,其中还包括舟山本地的文献。但是经成员们搜索发现虽然馆内有舟山民俗文化方面的记录,却很少有相关的外语翻译和对外研究文献。通过这次调查,实践团对舟山市的民俗文化和翻译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认识到了舟山民俗翻译上的不足。
在这次调研中,实践团有幸采访到了地方文献部的岑主任。在采访中,岑主任对于舟山市地方民俗文化的重要性表示高度认可,并赞同小组成员提出的观点:民俗文化是展现一个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她对于小组成员对民俗文化双语翻译的关注也表示了认同。岑主任指出,目前双语翻译方面存在着很大的空白,文化差异导致翻译工作困难,翻译专业程度不足。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当地民俗文化的传播与展示,也制约了城市形象的提升。
此外,实践团还来到了舟山市博物馆进行实地调研。在民俗系列展区,实践团成员与工作人员进行了访谈,对博物馆展示的民俗文化翻译内容、来源和修正等进行了详尽调查研究。据了解,舟山博物馆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搜集和整理,展示了与舟山渔业相关的民俗文化,包括舟山渔民的生活习俗、婚嫁仪式和祭祀活动等。这些展品不仅是对舟山独特文化的展示,也是对舟山人民传统智慧和勤劳精神的体现。在采访中,舟山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提到了对民俗文化翻译内容的修正。他们表示,博物馆一直致力于提高翻译质量,确保准确传达舟山民俗文化的内涵。为了更好地服务观众,博物馆定期对展品的翻译进行修订和更新,力求与时俱进,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体验舟山的民俗文化。
为了更好传播舟山的民俗文化,我们建议舟山市政府加大对翻译工作的支持力度,并且与相关专业学术机构合作,招募专业人员进行翻译工作。同时,也可以鼓励民间志愿者参与其中,通过他们的努力来推动舟山民俗文化的传播。舟山拥有独特而珍贵的民俗文化,它是这座城市的一张重要名片。我们希望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舟山的民俗文化能够走向世界,与国际友人分享这一宝藏。相信在实践团成员的努力下,舟山市的民俗文化将会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展示,为城市形象增光添彩。
通过此次对舟山民俗文化的调查研究,浙江海洋大学“舟山新语”实践团对舟山市定海区民俗民情有了一定了解,学习到了该方面外语传播的空缺,说明舟山民俗文化翻译亟需加强。浙江海洋大学“舟山新语”实践团将会继续保持初心,牢记新时代学生身上的使命,希望舟山民俗文化能够让更多人看见。
 


 
作者:浙江海洋大学 周彦斌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  山东管理学院学子三下乡:爱心献于教育,笃行丰迎青春
  • 广东医学子三下乡:百年风雨过,白芒红正浓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