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全面推动乡村振兴、促进文化自立自强的发展目标,七月盛夏,华南师范大学桂在同心支教队赴广东省揭阳市西龙学校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并根据学生发展成长需要分设中年级营、高年级营和初中营,结合自身专业特色,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助推当地文化发展。时光荏苒,从相识到相知再到别离,九天转瞬即逝,2023年7月19日,桂在同心支教队本次暑期三下乡活动顺利结束。
一、向阳而遇,歌舞结营上午八点半,各营老师带领学生们来到礼堂集合,结营仪式如期而至。首先是学生代表林思涵发言。她先对老师们的付出表示感谢,对这段与同学们相处的快乐时光表示珍惜。她说:“今天上午之后,也许学生和老师将不再相逢,营员之间也不会像这六天中如同班同学一样紧密合作、和谐相处,一起玩耍,一起大笑,一起锻炼,一起畅所欲言……为了这段充满着快乐的回忆,我们要珍惜这最后的上午,好好表演,好好展示学习成果,好好向老师们道别!”虽然道别的此刻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但她希望和老师们重逢的那天,是晴空万里,是灿烂如光的。

(图1 学生代表林思涵发言)
接着是营歌大合唱,每个孩子的声音都像一条涓涓细流,流水声很小,渐渐汇聚成声势浩大的河流。“随风奔跑自由是方向,追逐雷和闪电的力量……”在这一条歌声的河流中,《奔跑》富有正能量的歌词显得格外的铿锵有力,熟悉的旋律流淌在每个人的耳边,歌曲的力量如春雨般浸润到每个人的心田。

(图2 老师指挥学生唱营歌)
一首《奔跑》唱毕,一曲营舞即将开始。各营学生和老师一起跟随着《大梦想家》的音乐舞动起来。从第一天的生涩到如今的自然流畅,学生们每日清晨的营舞学习成果在这一刻得到体现。他们满面笑容,神采奕奕,像是在阳光下尽情舒展枝叶的小小树苗,举手投足都充满着青春的朝气。
接下来到了各营的结营展示。中年级营的男生带来《中国话》朗诵表演,他们用稚嫩的童声诉说着最动听的语言。女生带来扇子舞表演,她们穿上仙气飘飘的小裙子,手执团扇,翩翩起舞。一掩一扬,一颦一笑,眼神灵动,队形变换也富有韵律,盈盈如小仙子。

(图3 中年级营男生朗诵《中国话》)

(图4 中年级营女生表演团扇舞)
高年级营的同学带来《听妈妈的话》手势舞,学生们的手势跟随着轻快的旋律不断变幻,指间仿佛能触碰到跃动的音符。接着两位老师表演了维族舞蹈,举手,扭脖,转圈,姿态优美,充满着异域风情。学生们看得目不转睛,欢呼声鼓掌声,将表演氛围推向高潮。

(图5 高年级营学生表演手势舞)

(图6 老师表演维族舞《赏灯》)
初中营的第一个节目是单人表演。肖伊彤同学表演跆拳道舞蹈,挥拳踢腿,转身蹬脚,富有力量美。林柔淇同学在老师的鼓励下,勇敢站上舞台,为大家带来个人舞蹈展示。飞扬的发丝,明媚的笑容,旋转,跳跃,跨步,无不散发着自信的光芒。接下来是结营展示的最后一个节目——《水调歌头》合唱。初中营的学生在柔淇同学的指挥下齐声合唱,婉转的歌声在礼堂回响,诉说着亘古不变的主题——悲欢离合。悠扬的音乐抚平现场的躁动,联想到今天的离别,有几个老师忍不住红了眼眶。

(图7 初中营学生表演《水调歌头》)
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中,结营仪式顺利落幕,各营的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进入展览室欣赏本次暑期实践教学成果。

(图8 学生观看教学成果展览)
二、以文化人,乐育童心本次三下乡活动,桂在同心支教队秉承“以文化人,乐育童心”的理念,结合当地文化特色,设计了“传统文化”“推广普通话”“兴趣爱好”三大主题课程,并针对不同年龄段同学特点细化课程内容,创新课程形式,力求实现因材施教的教育理想,以最恰当的方式增长同学们的知识,增强他们的才干。
中年级营开设了“琴”“棋”“书”“画”“诗”“花”“茶”七大主题课程,穿插推普、手工、科学实验等课程,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中年级营的同学们年龄较小,性格活泼跳脱,该营的老师们为了集中同学们的注意力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从“五彩扎染”到“石头绘画”,从“水果发电”到“流明打印”,老师们“处心积虑”地用同学们喜欢的方式传授知识,分享快乐。
高年级营的同学们年龄处于童年到少年的过渡期,他们灵动敏锐、朝气蓬勃。老师们通过课本剧《草船借箭》带领同学们进入那个英雄辈出的历史时期;通过《青青子衿》悠扬的旋律让同学们懂得音乐的节奏;通过可爱有趣的扭扭花制作传播手工劳动的愉悦;通过讲解地球和宇宙的奥秘激发同学们探索大千世界的热情。
初中营的同学们已经是小小少年了,有如一颗颗姿态挺拔的白杨树。无论是“劳动为犁,深耕韶华”的主题班会,还是桥墩承重实验课程,抑或是《诗经》里一名士兵的心迹、《短歌行》中的家国情怀和《春江花月夜》中的美与哲学,都能够勾起他们心中的无限遐思与想象。他们在思考这世界上各种各样的道理,用这些道理装点自己的心灵,但并不困囿于其中,而是灵活地取舍、使用。
观看完展览后,各营老师带领学生回到班级进行总结。老师们先举行颁奖仪式,给每一位同学都颁发了奖状和奖品,肯定他们这一阶段的表现。随后,老师们进行最后的道别。初中营的黄烯娜老师十分动情地对学生说:“刚开始站上讲台还很忐忑,因为你们是我第一批学生,当然也有可能是最后一批。但是后来每一天我都很期待见到你们,我讲课的时候你们都很配合,这几天对我来说真的很难忘,谢谢你们!”
同样,对学生来说,他们也很舍不得老师离开。中年级营的学生虽然还小,但已明白分离意味着什么。有些同学一想到也许未来难以再见面,忍不住小声啜泣。老师们在旁边细心地安慰,轻轻地拥抱。学生最后止住眼泪,主动和老师合影。高年级营的学生在微信朋友圈编辑长长的文案:“人生中第一个夏令营结束了。在我忙碌的假期中,是它给我这段假期点缀上了色彩,颁奖的时候还真有点绷不住……今天很开心,但也很伤心,开心的是我们大家都认真的表演完了,伤心的是我们要分别兵分两路了……”她还细数每一位老师们的付出,温暖的文字让老师们十分动容。初中营的学生在班级上直接对老师“表白”,表示这段时光会像镌刻在大理石上一般,深深地留在她的心底。家长们也对老师们这十天的真心付出表示感谢。

(图9 中年级营师生合照)

(图10 高年级营师生合照)

(图11 初中营师生合照)
天地有盛意,山水总相逢。聚散常有时,再见亦有期。我们祝福这些年轻的孩子们,他们的人生像一张张崭新、纯白的画布,在这个难以忘怀的夏日,支教队老师们为他们涂抹上别样的色彩。这些色彩或许并不耀眼,但一定潜藏在他们小小的心里,也许未来某天,这些并不起眼的色彩会被唤醒,给当地带来一些不一样的变化。正如我们始终坚信的那样:“念念不忘,必有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