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走近潮汕文化,领略岭南遗风

潮汕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中华文化的灿烂明珠。作为潮汕地区的重要城市,揭阳拥有众多历史文化名片。今年七月,华南师范大学桂在同心支教队赴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霖磐镇西龙学校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深入挖掘潮汕当地文化特色,开设潮汕文化课程,带领学生了解当地独特的文化,为促进潮汕文化传播贡献自己的力量,助力文化传承。
谈及潮汕文化,英歌舞绝对“榜上有名”。作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之一,它融舞蹈、南拳套路、戏剧演技于一炉,阳刚豪放,威猛刚健,是每年春节引得万人空巷的民间舞蹈表演。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授课老师李韵仪深知英歌舞绝不是一两节课就能教会的,但她还是尽全力带领同学们去认识英歌舞。她说:“我想让学生体验一下英歌舞的槌法,因为之前他们都有看过表演,但是对此了解却不多,感触也不深,所以我就想让他们自己来试试,加深他们的印象,下次看表演的时候就能‘知其所以然’了。”练习之前,韵仪老师通过问答的形式激发学生们的思考,让他们从自身的观察出发去深挖表象背后的文化内涵。她讲解了英歌舞的起源与表现形式,用自身演示激发学生的体验热情。学生们看得连连惊叹,跃跃欲试。一名同学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主动上台表演,她表示:“英歌舞经常能看到,没想到这个舞蹈背后有这么久的历史。而且槌法看起来很酷,我好喜欢!”

(图1 韵仪老师演示英歌舞的槌法)

(图2 学生上台表演槌法)
相比较英歌舞,猜灯谜作为潮汕文化的一部分,传承力度还需要加强。授课老师林锦婷在亲身体验潮汕猜灯谜后,感到趣味十足,认为可以通过课堂向学生们传播其文化价值。锦婷老师利用早读课的时间,带学生体验了一番猜灯谜活动。她先讲解了潮汕灯谜的独特性,用视频引出了灯谜“击鼓导猜”的形式,并举例子向学生们讲述灯谜典雅、浑然、精巧的特点,如字谜“六出倒卷上花梢”(答案是“蒂”)便生动地体现出潮谜的精巧。在讲到潮汕本土谜材时,学生对潮音拼音灯谜尤为感兴趣,尝试着用潮汕方言拼读谜面。比赛环节,学生们玩得不亦乐乎,以饱满的热情解答每一道题目。遇到字谜,他们纷纷拿出纸,在纸上拆解谜面,拼凑文字;遇到和潮汕土音相关的谜题时,他们会先自己思考,小声默念,然后组内讨论,整合出答案。有一些题目解题思路较为复杂,学生们茫然无措,锦婷老师便耐心引导,给予提示。通常只需要一点拨,学生们便能说出正确的答案。有同学在课堂上积极举手抢答,课后还主动地翻看剩下的题目。她说:“猜灯谜很有意思,像是加密版的脑筋急转弯。”

(图3 锦婷老师讲解潮汕灯谜特点)
作为揭阳本地人,锦婷老师说:“想要讲潮汕文化,其实有我自己的原因。作为一个潮汕人,我对潮汕文化知之甚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觉得学生们或许也是这样。所以我就想自己了解一下潮汕文化的内容,然后讲给他们听,让他们知道潮汕文化的丰富性多样性。”
本次三下乡开设的英歌舞和潮汕灯谜课程都是潮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深远的传承意义。学生们对此都表现出积极的学习态度,让我们看见文化传承的希望。走近潮汕文化,领略岭南遗风。潮汕文化不仅是岭南文化的典型代表,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带领学生了解潮汕文化,不只是为了寻根问祖,知所从来,更是为了埋下传承的火种,延续文化的生命,树立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
 
时间:2023-07-24 作者:林锦婷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桂在同心支教队 关注:
  • 湖医学子三下乡,知行合一勇担当
  • 湖医学子三下乡,知行合一勇担当
  • 为了深入学习领会二十大精神,增强与党同心、跟党奋斗的坚定意志,湖北医药学院星火筑梦社会实践队来到十堰市丹江口市六里坪镇蒿口村蒿
  • 07-25
  • 青春遇见贵州 感受多彩魅力 |  携手共创铸青春,普法宣传进
  • 天地有盛意,山水总相逢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桂在同心支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