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强青年一代对传统文化的感悟和对文化传承精神,并让大学生走进实地进行体验感受传统文化,曲阜师范大学工学院“千古文化留遗韵,赓续文化青年行”实践队在2022年12月11日于日照市美术馆和日照市博物馆开展“参观文化遗迹,传承华夏薪火”实践活动,进行了一系列的参观交流、走访调研等活动。
实践队队长张梦颖在向实践队员介绍本次实践活动的具体安排和实践地点的背景资料。
为帮助实践队成员对这次实践活动有更深刻的认知和感悟,在实践活动前一天,“千古文化留遗韵,赓续文化青年行”实践队进行了线下会议,对本次实践活动进行详细分工安排,并对本次实践地点进行了充分调研。实践队队长张梦颖根据队员们的意愿以及自身特长,对实践队队员此次的实践活动进行了分组和人员分工,并对实践队将要前往的第一站——日照市博物馆进行了路线规划了背景调研。实践队员通过互联网查找资料、询问知情同学、向相关工作人员电话询问等方式在实践活动前对实践地点有了充分的了解。据调查得知,日照市博物馆是一个地方性的综合性博物馆,馆内藏品齐全,包括书画展览、文物收藏等方面。博物馆不仅收藏了历代大门区、龙山、岳石、商、周等历代文化遗产,还收藏了数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遗物(石器、陶器、青铜器、钱币等)。它的建筑特色是非常现代的科技,是日照市的标志性建筑和文化旅游景点。
11日下午3点,实践队员来到了日照市博物馆。从大门进入,实践队员首先来到的是日照市美术馆功能区。实践队员参观了在日照市美术馆AI展厅展出的“又见春秋——2022中国日照柴烧作品展”。通过查阅资料以及参观了解,实践队员了解到,该作品展由日照市博物馆主办,山东轻工职业学院曲冰陶艺工作室,山东莒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系主任任白明教授学术主持。展览作品来自全国47位艺术家,创作的60件柴烧陶艺作品。展览中的许多惟妙惟肖的作品,如《清音》、《山水》、《齐韵印象》等让实践队员对柴烧文化充满了好奇。实践队员在参观作品展时发现,不同的柴烧作品在颜色、形态、色泽上有着很大的差异。通过参观学习,实践队员对柴烧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同时体会到了艺术家们永不言败的创新精神和尽善尽美的工匠精神。
而后,实践队员来到博物馆二楼,进入了”东夷古国 鼎立齐鲁 日照夏商周文化陈列”展厅。实践队员分头参观了该展厅的“岳石文化”、“莒国春秋”“周代遗存”三部分。在展厅中,实践队员观赏到了大量的典型青铜器,并且亲身体验了编钟。实践队员通过体验敲响夏商周时期兴盛的古老青铜打击乐器,对我国早期的音乐文化和铸造技术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在该展厅中,实践队员通过莒国故城、典型青铜器和重要遗址墓葬等内容,理解了夏商周时期的大文化、日照地区的东夷文化以及莒国文明的发展程度。
在二楼大厅中,实践队员被一面“智慧魔墙“吸引了实现。实践队员通过数字文物展示系统,和文物进行互动,以这种方式走进文明、感知文明。通过亲身体验,实践队员感受到了文物散发出的强大活力,也明白了“让文物活起来”的真正含义。通过“智慧魔墙”,实践队员对博物馆中的许多文物藏品从历史到外观再到制作工艺上都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实践队员在参观博物馆时,发现博物馆中有许多类似于“智慧魔墙”的智能化场景,例如“青铜器小百科”让实践队员从实践队员从文字、纹饰、色泽各个方面有了全方位的认知。实践队员还体验了一些文物修复和探索文物的小游戏。实践队员对智慧博物馆的科技手段感到新奇,这些智慧化的模块也大大激起了参观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实践队员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感受到了中国作为文化大国的磅礴大气。这次实践活动更激发了实践队员的民族自豪感,增强了实践队员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实践队在寒假为赓续中华文化,传承华夏薪火持续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