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传统文化沃土,涌起时代文化浪花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华文化的根基。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自信,在这个假期中队伍队员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2022 年12月13日,实践队员前往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五埠村走访参观 了这一“门中有门、院中套院”的罕见古村落,品味传统文化记忆。
上午十点,实践队员抵达目的地,映入眼帘的便是“山东第一石头村,全国独特 伙大门”几个大字。走进“伙大门”,看着眼前的古屋、古墙、古院落,房屋内 张贴的农家古训,心灵似乎瞬间得到了抚慰,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的五埠村至今 已有千年的历史,村庄依山而建,是当时的村民全部使用石头搭建而成,古人的 智慧成果至今仍令人拍手称绝。村中的布局大多为北高南低,胡同向北伸去,最 北边是这家辈分最高的人居住的,越往南辈分就越小,房屋向南、向东、向西三 面建设,这样就形成了“门中有门、院中套院”的建筑格局,这种建筑风格是极 具北方传统的家族群居建筑特色,传递着鲜明的历史气息。村内不仅栽种梧桐树, 石榴树,有石磨坊和各种手工作坊,还完好保留了文革时期的主席台,实践队员 通过阅读告示牌了解到,它修建于 1966年,为本村老石匠精心修建,高 7.1 米宽4.9米,全部由石头砌成,用来纪念新中国的生日和党的成立。虽然色彩不再饱和,但毛主席飒爽的英姿仍在眼前。
据实践队员了解,其实五埠岭而叫五步岭,地方不大五陵起伏,一步一岭,有“一 村分两州”的故事。沿着五埠岭石板路往北走,几个石磨盘上写着“一路分两州” 便是一路分向两旁,一路走向泰安州,一路走向东平州。很久前,东平方向以水 为标,泰山方向登山为妙,一水一山象征两州的特征,水有东平湖、山为登泰山, 再仔细看五埠岭两边的住房规格也不一样,泰安州多是单门独户,而东平州这边 却是“伙大门”,这些都是一村一路分两州的佐证。一条石 板路却包含着独特的 地理位置和人文底蕴,村内最著名的便是五大胡同:拐弯胡同,梧桐树胡同,石 榴树胡同,状元胡同和旮旯胡同。拐弯胡同成梯级往北向上延伸,因形状左拐右 拐,前后相掩之势而得名。胡同两侧的石头院落自然成趣,相得益彰,内有老油 坊,剪纸人家等手工作坊,亦有小驴拉磨等民俗活动。
时间:2023-02-25 作者:张媛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