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春之力践奉献担当 —— 临安中医院暑假社会实践报告
来源:嘉兴大学平湖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升本242班王美
以青春之力践奉献担当 —— 临安中医院暑假社会实践报告
一、实践背景
医疗服务是民生保障的重要环节,医院作为直面群众健康需求的场所,每天都面临着就诊流程引导、患者需求响应等诸多服务压力。尤其是在暑假期间,随着学生群体就医、家长陪同就诊等情况增多,医院对志愿服务的需求更为迫切。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的志愿精神不仅是校园里的价值倡导,更应成为我们走进社会、服务他人的行动指南。
我生长在临安,一直希望能利用假期时间为家乡的公共服务贡献一份力量。得知临安中医院长期招募志愿者后,我主动报名参与暑假志愿活动,既想通过实践了解医疗服务的实际运作流程,更想以青年的身份,用耐心与热情为就诊患者缓解就医过程中的不便,在服务中践行青年的社会责任,让青春在奉献中体现价值。
二、实践时间
2025 年 7 月 10 日 —7 月 26 日
三、实践地点
杭州市临安区中医院
四、实践单位介绍
临安区中医院是临安区内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综合性中医医院,多年来始终秉持 “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 的服务理念,为辖区居民及周边群众提供优质的中西医结合医疗服务。医院科室设置齐全,涵盖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中医科、康复科等多个领域,配备了先进的医疗设备与专业的医护团队,同时注重人文关怀建设,致力于为患者打造舒适、便捷的就医环境。
近年来,医院积极推动志愿服务体系建设,通过招募高校学生、社区居民等志愿者,在门诊引导、健康宣传、特殊患者帮扶等方面补充服务力量,形成了 “医护 + 志愿者” 协同服务的良好模式,既提升了医院的服务效率,也让患者感受到更多温暖。
五、实践过程
(一)前期准备
1.时间:2025 年 7 月 10 日 —7 月 12 日
2.内容
◦系统培训:正式上岗前,医院志愿者服务中心组织了为期 3 天的专项培训。培训内容围绕医院基本情况展开,包括科室分布、就诊流程(从挂号、候诊、检查到取药的全环节)、志愿服务规章制度(如服务时间、岗位纪律、保密要求等);同时针对志愿者的核心能力需求,开展了礼仪规范(仪容仪表、沟通语气、肢体动作等)、应急处理(如患者突发情绪波动、轻微意外情况应对)等课程,由医院医护人员与资深志愿者现场示范讲解,确保我们掌握服务的基本准则与方法。
◦知识储备:为更好地回应患者咨询,我利用培训间隙主动学习了基础医疗常识,如常见疾病的就诊科室匹配(如儿童感冒挂儿科、老年人关节疼痛挂康复科或骨科)、医保报销的基本流程、医院自助设备(挂号机、缴费机、报告打印机)的操作方法等;同时熟悉了医院各楼层的科室布局图,将 “内科在 3 楼东侧”“检验科在 1 楼西南角” 等关键信息牢记,避免因自身不熟悉导致引导失误。
◦岗位模拟:培训最后 1 天,我们进行了岗位模拟演练。在门诊大厅、检验科门口等实际场景中,模拟患者咨询 “如何挂专家号”“检查报告在哪里取” 等问题,由资深志愿者点评我们的回应方式与引导逻辑,帮助我们调整沟通细节,比如面对老年人时要放慢语速、提高音量,面对着急的患者时要先安抚情绪再解决问题。
(二)正式服务
1.时间:2025 年 7 月 13 日 —7 月 23 日
2.内容
◦日常岗位工作:每天上午 8 点准时到岗,穿戴好医院统一发放的志愿者马甲与工作牌,根据当天的岗位安排开展服务。我的核心工作集中在门诊大厅与各楼层候诊区:在门诊大厅,主动上前询问就诊患者的需求,为首次就诊的患者指引挂号窗口或自助挂号机,协助老年人、孕妇等特殊群体操作设备;在楼层候诊区,引导患者按号候诊,提醒即将到号的患者准备好病历本,同时维持候诊秩序,避免出现拥挤、喧哗等情况。
◦针对性帮扶:针对不同群体的患者,调整服务方式。面对暑假期间较多的学生患者,用更活泼的语言讲解就诊注意事项,比如告诉小朋友 “抽血的时候闭上眼睛,一下子就好啦”,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面对行动不便的患者(如拄拐杖的老人、坐轮椅的患者),主动协助他们推轮椅、拿取物品,陪同前往检查科室或电梯口;面对外地患者,除了引导科室,还会额外告知医院周边的餐饮、停车信息,帮助他们解决就医之外的实际需求。
◦健康宣传辅助:7 月 18 日 —7 月 20 日,医院开展 “夏季健康科普周” 活动,我参与了健康宣传工作。在门诊候诊区向患者及家属发放夏季防暑、肠道疾病预防、中医养生(如三伏贴适用人群)等宣传手册,同时配合医护人员开展简单的健康咨询,如 “夏天吹空调注意什么”“孩子暑假吃冷饮怎么控制量” 等问题,协助医护人员将专业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更多人了解健康知识。
◦应对特殊情况:服务期间遇到过几次特殊情况:一次是一位老奶奶因不会操作自助挂号机而着急落泪,我先扶她到休息区坐下,递上纸巾安抚情绪,然后一步步帮她完成挂号,并将挂号单上的候诊时间、科室位置用马克笔标注清楚;另一次是门诊大厅人流量突增(因当天有儿科专家坐诊),候诊区座位不够,我协调医院后勤补充临时座椅,同时引导部分患者到二楼候诊区分流,避免大厅拥挤;还有一次是患者咨询的 “慢性病开药流程” 超出我的知识范围,我没有随意回应,而是立即找到导医台的医护人员,陪同医护人员一起向患者解答,确保信息准确。
◦自我调整:服务初期,我曾因紧张出现 “语速过快”“忘记主动微笑” 等问题,导致一位老爷爷没听清我的引导。之后我每天服务前都会对着镜子练习 “放慢语速、保持微笑”,同时向身边的资深志愿者请教,学习他们 “先听患者说完需求,再有条理回应” 的沟通方式,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服务节奏,后期引导时患者的反馈也从 “有点乱” 变成了 “谢谢你,小姑娘,讲得很清楚”。
(三)反思总结
1.时间:2025 年 7 月 24 日 —7 月 26 日
2.内容
◦收获梳理:通过 11 天的服务,我不仅熟悉了医院的运作流程,更在实践中积累了服务经验 —— 从最初对 “如何引导患者” 的生疏,到后来能快速判断患者需求、灵活应对各种情况;同时,每天与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患者沟通,让我的沟通能力与应变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比如学会了 “换位思考”:当患者因等待时间长而抱怨时,不再是简单说 “请耐心等”,而是说 “我理解您着急,我帮您查一下前面还有几位患者,大概还需要 15 分钟,您可以先在旁边休息区喝口水”,更能安抚患者情绪。
◦问题反思:服务中也暴露出自身的不足:一是专业知识仍有欠缺,面对患者咨询 “某种药物的服用方法”“检查前是否需要空腹” 等专业问题时,无法直接回应,只能依赖医护人员,影响服务效率;二是服务的主动性还需加强,有时会局限于 “患者问什么就答什么”,没有主动观察患者的潜在需求,比如看到患者提着很多物品却没主动帮忙,直到患者开口求助才行动。
◦改进计划:针对不足,我制定了后续改进方向:一方面,后续会持续关注医院发布的健康科普内容,补充常见医疗问题的解答知识,提升服务的专业性;另一方面,在今后的志愿活动中,培养 “主动观察” 的习惯,比如看到患者频繁看手机时间、四处张望,就主动上前询问是否需要帮助,让服务从 “被动回应” 转向 “主动关怀”。
六、实践心得
(一)奉献不是 “口号”,而是 “小事里的坚持”
这次志愿活动让我对 “青年奉献” 有了更具体的理解:它不是轰轰烈烈的壮举,而是藏在每天重复的小事里 —— 是每天提前 10 分钟到岗,确保不耽误服务时间;是面对同一个 “怎么挂号” 的问题,耐心解答第 20 次也不敷衍;是看到患者不方便时,主动递上一杯水、帮着拿一下东西。
记得服务第 5 天,一位陪母亲就诊的阿姨特意找到我,说 “昨天你帮我妈推轮椅到楼上,还等着我们检查完送下来,真的太感谢了”,那一刻我突然明白,奉献带来的价值不仅是 “帮助了别人”,更是让他人感受到被重视、被关怀的温暖。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累积起来就是对 “青年服务社会” 的最好践行,也让我意识到,作为大学生,我们不必等到 “有能力做大事” 才去奉献,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同样能为社会带来积极的改变。
(二)在服务中成长,让青春更有 “重量”
志愿活动不仅是 “付出” 的过程,更是 “成长” 的过程。以前我在与人沟通时,常常会因为 “怕说错” 而不敢主动开口,但在医院的服务中,为了帮患者解决问题,我不得不克服胆怯,主动上前询问、积极协调;面对患者的抱怨或误解时,我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用理性、温和的方式沟通,而不是一味反驳或逃避。
这些能力的提升,比书本上的知识更鲜活、更实用。比如现在遇到陌生人咨询问题,我能清晰、有条理地回应;遇到突发情况,也能先冷静思考再行动。这种成长让我感受到青春的 “重量”—— 不是年龄的增长,而是通过实践积累的经验、通过服务培养的责任感,让我从 “校园里的学生” 逐渐向 “社会中的参与者” 转变,也让我更有信心面对未来的学习与生活。
(三)青年应成为 “温暖的传递者”,汇聚服务力量
在服务过程中,我看到了很多温暖的瞬间:医护人员在忙碌间隙安抚哭泣的患儿,其他志愿者主动帮我分担重活,患者之间互相礼让座位…… 这些瞬间让我意识到,“奉献” 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一种可以传递的力量。作为青年,我们不仅要自己参与服务,更要成为 “温暖的传递者”,带动身边的人一起关注公共需求、参与志愿活动。
服务结束后,我把自己的经历分享给了班级同学,很多同学表示 “下次暑假也想报名医院志愿者”;同时我也加入了临安中医院志愿者社群,计划今后周末有空时继续参与服务。我希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更多人看到 “青年志愿” 的价值,吸引更多同龄人加入到服务社会的队伍中,用无数个 “小奉献” 汇聚成 “大温暖”,为家乡的公共服务、为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总之,这次临安中医院的暑假志愿实践,是我大学生涯中一段珍贵的经历。它让我在奉献中体会到了快乐,在实践中实现了成长,更让我坚定了 “以青春之力服务他人、奉献社会” 的信念。未来,我会继续带着这份初心,积极参与更多志愿活动,让青春在服务中绽放光彩,做一个有温度、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社会实践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