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科技赋能与共享共赢:贺金樽酒庄探索葡萄酒产业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5-09-18 阅读:
    来源:许珂源
  宁夏银川2025年6月25日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贺兰紫珠·黄河绿洲”暑期调研团今日走进贺兰山东麓的贺金樽酒庄,围绕葡萄栽培技术创新、酿造工艺突破及共享酒庄模式展开专题调研。此次考察重点聚焦酒庄在脱毒种苗培育、超低温浸渍工艺等领域的实践成果,以及其通过设备共享推动产区协同发展的创新路径。  
  贺金樽酒庄依山而建的主体建筑与贺兰山自然景观相映成趣,酒庄工程师车银旗(以下简称车工)带领调研团实地探访时表示,酒庄始终将“风土优先”作为核心理念。在葡萄园管理环节,车工重点介绍了脱毒葡萄种苗的应用价值:通过组织培养和病毒检测技术,酒庄实现了种苗健康度的显著提升,为后续酿造环节奠定了品质基础。数据显示,采用脱毒种苗的葡萄园,病害发生率下降42%,糖酸比稳定性提高18%。  
  调研团对酒庄首创的“共享酒庄”模式表现出高度关注。该模式通过开放酒庄的先进酿造设备与技术资源,为中小型酒企提供代加工服务。车工透露,目前已有5家本地酒庄通过此模式完成年产量300吨的葡萄酒生产,设备利用率提升至行业平均水平的1.5倍。这一实践既优化了产区资源配置,也推动了区域产业的协同发展。  
  在生产车间,车工详细解析了酒庄自主研发的“超低温浸渍”技术。该工艺通过将葡萄在-5℃环境中持续浸渍72小时,实现果皮香气物质与色素的精准提取,同时抑制苦涩单宁的释放。监测数据显示,采用此技术的酒款香气复杂度提升23%,单宁细腻度评分达9.2/10。调研团成员现场观察了灌装线的自动化流程,从发酵罐到成品瓶装的全程封闭式输送系统,确保了酒液的微生物稳定性。  
  品酒环节中,车工以2023年份马瑟兰干红为例,系统讲解了酒体结构与风土表达的关联性。该酒款呈现黑樱桃与雪松的复合香气,单宁骨架清晰却不突兀,酸度与酒体平衡度达到国际优质葡萄酒标准。调研团成员通过对比品鉴发现,贺金樽酒庄的马瑟兰酒款在宁夏产区普遍具有的“果香浓郁”特征基础上,更显现出独特的矿物质尾韵。  
  此次调研揭示了贺金樽酒庄的双重创新路径:一方面通过脱毒种苗、超低温浸渍等技术手段提升产品品质,另一方面以共享模式打破传统酒庄的封闭式运营。这种“技术突破+模式创新”的双轮驱动,既体现了科技对传统产业的赋能价值,也展现了产区协同发展的新思路。
社会实践内容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