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法润银龄:代际互惠的法治路径解码——基于山东聊城市的实证探索

    发布时间:2025-09-15 阅读:
    来源:徐晓雨

  山东财经大学法润银龄聊城队完成三地调研,筑牢老年群体防诈“安全网”

  2025年7月3日至5日,山东财经大学“法润银龄聊城队”先后走进聊城润景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莘县健民养老院、临清市先锋路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开展为期三天的老年防诈专项调研。团队通过问卷发放、深度访谈、实地观察及沉浸式活动实践,摸清聊城老年群体防诈认知现状,收集本土诈骗案例,为创新老年防诈教育模式提供一手素材。

队员与老人开展防诈访谈 (供图:团队成员)

  调研首站,团队在聊城润景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开启工作。队员们先与机构负责人对接,明确调研方向后,向老人发放《老年人防诈知识问卷》,并对5名曾遭遇诈骗的老人进行1对1访谈,重点记录“冒充亲属”“保健品诈骗”等典型案例的细节与话术。同时,通过焦点访谈与实地观察,梳理出机构现有防诈宣传形式单一、物料针对性不足等问题,当晚便整理形成《养老机构防诈需求清单》及3个本土诈骗案例文本。

  次日,团队在莘县健民养老院聚焦防诈能力提升与本土化方案设计。通过《防诈能力前后测问卷》验证老人防诈知识缺口,访谈10名老人了解其遭遇诈骗后的求助障碍,并与工作人员探讨纠纷调解难点。结合聊城方言与本地文化特色,队员们共同修订诈骗案例文本,设计《法律调解服务需求优先级清单》,还完成了《聊城特色防诈案例库(V1.0)》的标准化梳理。

  最后一站,临清市先锋路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的调研围绕案例库适用性与长效机制展开。队员向20名老人朗读案例文本,通过《案例理解度测评表》与开放式访谈,确认案例的贴合度与易懂性;同时深度访谈工作人员,挖掘常态化防诈服务的难点。调研尾声,团队修订完成《聊城防诈服务建议书》,并与机构签署《调研成果确认函》。

  此次调研中,团队创新探索“沉浸式防诈体验”模式,通过情景剧模拟、角色扮演等形式,帮助老人直观理解诈骗套路;同时构建“老年人—大学生”协作机制,让老人分享诈骗经历提供素材,大学生转化为法律解析剧本。后续,团队将基于调研成果,进一步优化防诈方案,为聊城及更多地区的老年防诈工作提供可复制的实践经验,用高校力量守护老年群体的财产安全与晚年幸福。

法润银龄聊城队调研合影 (供图:团队成员)

通讯员 徐晓雨

社会实践内容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