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适老科技的温度:智慧养老服务需求与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25-09-15 阅读:
    来源:适老科技的温度:智慧养老服务需求与影响因素分析实践团队
       2025年6月至8月,丽水学院社会学研究团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智慧养老服务需求调研。团队由八名医学院和工学院学生及两位指导教师组成,深入多个城市和社区,通过面对面问卷和实地访谈的方式,对105位5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进行调研。此次调研旨在全面了解老年群体在健康保障、生活照护、情感陪伴及智能设备使用等方面的真实需求和接受态度。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多层次需求日益凸显,本次调研为智慧养老行业的优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通讯员 蒋晨煜 曹雯凯 龙琪 马幼幼 吴禹萱)
图为调研团队合影
调研团队合影图
      近年来,智慧养老逐渐走进公众视野,但其服务能否真正满足老年人需求,仍是社会关心的话题。在丽水学院社会学研究团队开展的调研中,健康保障被老年人视为最重要的养老诉求。
      调研数据显示,超过六成受访老年人每年会定期体检,体现出他们对健康管理的高度重视。一位在社区接受采访的张阿姨说:“年纪大了,最怕的就是突然生病,有一个定期体检的安排,心里才会踏实。”与此同时,22.85%的受访者希望获得紧急救援和呼叫服务,20%的受访者希望能有陪诊陪医。数据和声音都表明,健康与安全依然是老年人最迫切的期待。
 
图为调研团队在社区走访中与老人交流 曹雯凯 供图
      除了健康领域,生活辅助类服务需求同样突出。助餐配餐服务的需求占13.34%,上门协助卫生清洁的需求为8.57%,居家照护需求则相对较低,仅3.81%。值得注意的是,有17.14%的受访者表达了对情感陪伴的强烈需求。这一结果凸显出现实中的养老服务存在情感缺口。王大爷在访谈中坦言:“子女都不在身边,一个人住着,有时候比身体病痛更难受的,是没人说话。”
图为养老服务需求分析 龙琪 供图
       调研还揭示出健康状况与自理能力是影响养老服务选择的关键因素。数据显示,59.05%的受访老年人患有慢性病,他们在生活中往往受到活动受限、疼痛困扰等问题的影响,对健康监测和紧急救援服务的需求更高。相对而言,66.67%的老年人能够完全自理,这部分群体对照护类服务需求较低,但对文娱活动和社交陪伴表现出更大兴趣。这一分层现象表明,养老服务需要因人而异,提供更加精准化的方案。
 
图为健康状况与服务需求 龙琪 供图
 
图为老年人在社区活动室参与健康问卷填写 吴禹萱 供图
      在智能设备使用方面,调研同样呈现复杂的情况。数据显示,59.05%的受访者曾使用过智能设备,七成以上对智能养老服务持中立及以上态度,显示出智慧养老的普及潜力。但仍有11.43%的老年人从未接触过智能设备,16.19%表示操作困难。调查团队在访谈中发现,设备按钮小、界面复杂、说明书不清晰,是老年人普遍反映的障碍。一位65岁的受访者张大妈说:“我就希望有个一键就能用的手环,能监测血压,别搞得那么复杂。”这句话反映出老年群体对适老化设计的真实期待。
 
图为智能设备接受度分析 龙琪 供图
 
图为调研团队采访社区老人 蒋晨煜 供图
      此外,性别和年龄差异对需求的影响也值得关注。调研发现,女性老年人更重视护理和陪伴服务,而男性则更多关注健康监测和紧急救援。在年龄层面,50至60岁的年轻老年人对新技术接受度较高,更愿意尝试智能设备;而70岁以上的老年人则普遍偏好基础保障服务,显示出不同群体在养老需求上的显著差异。
 
图为团队成员石柳数据分析结果
       通过此次调研,丽水学院社会学研究团队总结出老年人在智慧养老中的几大核心需求:健康保障是基础,情感陪伴不可或缺,智能设备有潜力但需适老化改进。研究团队成员表示,智慧养老的发展不应仅仅依赖技术堆叠,更要关注人文关怀和实际使用体验。唯有在服务层次上做到差异化,在产品设计上做到简洁易用,才能真正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调研团队指出,随着“健康中国”战略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政策的推进,智慧养老将在未来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此次调研不仅为行业发展提供了详实数据,也为社会理解老年群体需求提供了新视角。期待在政策支持和企业努力下,智慧养老能够真正落地,让科技与关怀携手,为老年人群体带来更多便利与温暖。
 
社会实践内容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