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暑期社区社会实践简介为将课堂理论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实际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今年暑期,胡思琪在居住地社区开展了为期30天、累计服务时长超80小时的社会实践活动。从政策宣讲到民生帮扶,从环境维护到活动协助,我以志愿者身份深度融入社区工作,在切实服务居民的过程中,既为社区建设添砖加瓦,也实现了个人能力的锻炼与成长。
实践首项任务是协助社区推进政策与安全知识普及,让实用信息覆盖更多居民。针对老年群体电信诈骗高发问题,我和社区工作人员共同整理“冒充客服退款”“虚假养老投资”等6类常见骗局案例,将专业防骗知识转化为口语化文案,打印成50余份宣传册,逐户分发至社区老年居民家中。在社区广场宣传点,胡思琪累计为40余名老人现场讲解防骗技巧,手把手教他们设置手机诈骗电话拦截功能,帮助老人筑牢安全防线。同时,为推广垃圾分类政策,我设计3张图文并茂的分类指南海报,张贴在社区3个垃圾投放点,并在每日早、晚投放高峰时段值守,现场指导居民正确分类,经过15天引导,社区垃圾分类准确率较之前提升约30%。
在民生服务领域,胡思琪重点参与“关爱一老一小”行动,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社区共有8名留守儿童,暑期缺乏学业辅导与陪伴,我主动承担起辅导工作,每天下午在社区活动室为孩子们答疑解惑,从数学公式推导到语文阅读理解,耐心讲解知识点,累计辅导时长超30小时。此外,我还策划开展2场手工活动,用彩色卡纸教孩子们折千纸鹤、制作节日贺卡,丰富他们的暑期生活。针对社区6名独居老人,我每周上门2次,陪老人聊天解闷的同时,帮忙打扫房间、采购生活用品,切实解决老人生活中的小难题,其中72岁的李爷爷多次说:“有你过来,家里热闹多了。”
胡思琪还积极投身社区环境治理与文化活动支持工作,助力打造宜居社区。针对社区绿化带、楼梯间等卫生死角,胡思琪和3名志愿者共同开展2次清洁行动,携带扫帚、垃圾袋等工具,清理垃圾12袋,让社区环境焕然一新。在社区“暑期亲子趣味运动会”中,胡思琪协助工作人员完成前期报名统计(累计登记28组家庭)、现场道具摆放、秩序维护等工作,保障活动顺利开展,看着居民们的笑容,我深刻体会到基层服务的价值。
此次暑期实践,胡思琪我全面了解了社区工作的流程与意义,沟通能力、组织能力也得到显著提升。从最初面对居民咨询时的紧张,到后来能从容应对各类问题,每一次进步都源于实践的积累。未来,我会继续保持服务热情,将实践所得运用到学习与生活中,以实际行动践行大学生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