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黄岩屿头:美育润心 艺脉乡承

    发布时间:2025-09-09 阅读:
    来源:刘艳艳

黄岩屿头:美育润心 艺脉乡承

        近日,在台州科技职业学院人文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台州市级文化特派员毛时亮的组织下,一支由10余名师生组成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深入黄岩区屿头乡,以文艺轻骑兵、春泥计划、非遗市集三大板块为载体,开启了一场为期三天的乡村振兴实践行动,用青春智慧为这片古老土地注入新活力。
                                           (图1)
文艺轻骑兵:山乡里的文化交响
        每日清晨,由实践团队组成的文艺轻骑兵小分队便携着乐器走进文化礼堂,在三天的实践活动中,他们走进屿头村、三联村、沙滩村,精心编排了唱歌、舞蹈、吉他弹唱、朗诵等10余个节目,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在歌声里说变迁,舞蹈中展新风。朗诵节目《风雅之声》则以清朗的诵读、悠扬的配乐,让传统文化在声韵流转中悄然传承,为乡村的夏日增添了无限光彩。村民张阿姨感慨:“现在家门口就能看文艺轻骑兵的精彩节目,很新颖!”
春泥计划:童心绘就共富图景
                                     (图2)
          实践团队还以春泥计划为契机,为屿头乡的小朋友们带来了创意手作教学。课程内容包括扭扭棒、超轻粘土、漆扇等手工课程。孩子们围坐在长桌前,在实践团队成员的指导下将扭扭棒变成绽放的向日葵,用超轻粘土塑造出迷你版的古风美人,更以大漆为墨在扇面晕染山水。当孩子们举着完成的漆扇欢呼时,实践团队已悄悄在乡村童心中埋下美育的种子。
非遗新市集:古村焕发年轻活力
                                     (图3)
         作为文化特派员,毛时亮引入“非遗+旅游”概念,指导团队将市集打造成可体验、可消费、可传播的文化场景。傍晚的沙滩老街上,实践团队打造的“非遗体验长廊”成为焦点。队员们身着汉服,支起特色摊位,成为当晚最亮眼的风景。他们不仅展示精美的手作成果,更担当起非遗的热情讲述者与传播者。竹编、宋锦、绳编、植物拓印……传统与现代碰撞出奇妙火花。
接下来,黄岩区屿头乡将继续发挥文化特派员的作用,建立“高校+乡村”长效合作机制,打造“文艺+旅游”的乡村发展新模式。
社会实践内容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