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长安大学实践队走进德创未来,探秘新能源卡车智能科技

    发布时间:2025-09-04 阅读:
    来源:长安大学“科技赋能产业,实践筑梦未来”暑期社会实践队
  
  长安大学实践队走进德创未来探秘新能源卡车智能科技
  ——“科技赋能产业,实践筑梦未来”暑期社会实践队解锁商用车创新密码
  (长安大学“科技赋能产业,实践筑梦未来”暑期社会实践队)2025年7月12日,长安大学汽车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陕西德创未来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在2011级校友、公司技术主管史季青先生的带领下,深度探访新能源商用车前沿技术。实践队通过展厅参观、实车解析、座谈交流三大环节,系统学习质子汽车在智能化、电动化领域的创新成果,为职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溯源创新:展厅见证商用车变革之路
  在德创未来企业展厅,队员们通过全息投影时间轴,直观感受从传统燃油重卡到氢能智能卡车的技术跃迁。史季青先生指着“质子动力”电池组模型介绍:“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第四代固态电池,能量密度提升40%的同时实现零下30℃低温启动。”在隔音实验室内,队员们实测新能源卡车驾驶舱噪音仅55分贝,较传统车型降低30%。“降噪不仅是舒适性需求,更是疲劳驾驶的主动防控手段。”智能车辆工程专业张天厚在数据记录仪前感叹。
  实车解码:学长揭秘卡车技术内核
  公司外围展示区陈列着冷链物流车、矿用自卸车等8款主力车型。史季青先生掀开一辆氢燃料电池车的引擎盖,详解电驱桥与燃料电池堆的协同逻辑:“这套系统通过AI能耗管理,续航可达500公里,已在漠河完成极寒测试。”队员们轮流登上智能驾驶座舱,体验电子后视镜与AR-HUD的融合交互。实践队长霍俊烨操作方向盘时发现:“线控转向系统比乘用车反馈更精准,这就是商用车‘功能安全’ISO26262标准的体现。”

  智启未来:座谈共话行业新生态
  会议室长桌研讨环节,史季青先生展示德创未来“港口无人集卡”项目视频:5G+V2X技术让车辆在复杂场景下自主避障。“我们正将航空级冗余设计引入商用车,这与长安大学‘人车路协同’实验室方向高度契合。”谈及职业规划,他建议学弟妹们:“新能源商用车领域急需既懂传统机械,又掌握电控算法的复合人才,在校期间可多参与校企联合项目。”智能车辆专业丁力总结道:“今天看到的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中国制造向高端化转型的缩影。”

  本次实践获德创未来公司高度重视,技术主管承诺将对后续招聘信息对队员进行透露。实践队庄严承诺:“将把商用车电动化、智能化技术痛点作为毕设选题方向,让课堂知识在产业一线生根发芽!”正如史季青先生在寄语中所言:“当你们设计的卡车驰骋在丝路走廊,那就是对‘交通强国’最生动的诠释。”
  供稿:李继英、邓成刚,供图:李宇轩
  团队:“科技赋能产业,实践筑梦未来”暑期社会实践队,指导老师:王泰琪
  
社会实践内容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