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长安大学学子走进天益探索产教融合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5-09-04 阅读:
    来源:长安大学“科技赋能产业,实践筑梦未来”暑期社会实践队
  
  科技赋能产业实践筑梦未来
  ——长大学子走进天益探索产教融合新路径
  智能车辆在实训场上精准循迹,新能源电池实训台前师生互动热烈——一场产教深度融合的实践教学正在陕西天益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生动上演。
  2025年8月26日,长安大学“科技赋能产业,实践筑梦未来”暑期社会实践队赴陕西天益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实践活动。该公司作为长安大学重要合作伙伴,主营智能车辆智驾技术研发和汽车教学装备制造两大业务,为全国高校和高职院校提供先进的教学实训解决方案。
  实践队通过实地参观、技术交流和动手操作,深入了解了智能驾驶前沿技术和汽车教具研发全过程,见证了理论与实践如何在这一创新平台完美融合。
  01校企协同创新,共研智能驾驶前沿技术
  在天益科技研发中心,实践队员们首先参观了与长安大学合作的智能车辆智驾研发项目。实验室内,各种精密仪器和设备有序排列,技术人员正在调试复杂的控制系统。
  “这些控制系统是智能车辆的‘大脑’,”研发工程师向队员们介绍道,“我们与长安大学合作,重点攻克复杂环境下的感知决策算法,让车辆能够更智能地识别路况并做出决策。”
  实验室墙面上悬挂的多块金色奖牌,见证了这里取得的科研成果。队员们围绕实验台,仔细观察控制板上错综复杂的线路和电子元件,红黄蓝等多种颜色的导线如同智能车辆的“神经网络”,传递着各种指令和数据。

  图1长安大学-天益科技智能驾驶联合实验室研发场景
  02工匠精神传承,精密教具支撑实践教学
  在软件安装调试区,技术人员正在专注地调试一套汽车电控教学设备。实践队员们看到,几位师傅围着一台装有各种电子设备和线缆的黑色小车,细致地进行调试和检测。
  墙面上“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的红色标语格外醒目,体现了公司对产品质量的执着追求。一位技术人员告诉队员:“我们的教具不是简单的模型,而是能够真实运作的实训系统。每套设备出厂前都要经过严格调试,确保达到最佳教学状态。”
  调试区旁边,一辆白色汽车的引擎盖高高打开,队员们正在仔细观察发动机舱内部构造。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让课堂上学到的电路图和原理图变成了可触摸、可操作的实体设备。

  图2天益科技工程师在软件安装调试区精心校准教具
  03新能源与智能化,实训平台展现产业前沿
  在汽车教具的软件安装调试区,技术人员正专注地校准一套电控教学设备。他们手持精密仪器,细致检测每一处线束连接与信号传输,确保教学设备能够精准模拟实车运行状态。通过动态故障设置与排除训练,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可操作的实践技能,使学生能够直观理解系统工作原理。
  这种对精度的执着追求,正是工匠精神在教学装备领域的生动体现。从元器件校准到整体功能验证,每道工序都凝聚着技术人员对质量的坚守。他们打造的不仅是教学工具,更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让职业人才培养在真实、规范的实训环境中扎实推进。

  图3天益科技新能源电池拆装教学实训台
  04产品体系完善,匠心铸就教育装备品牌
  在公司产品展示区,一面详细的产品介绍墙展示了天益科技的完整产品体系。“以匠心铸精品,以质量树品牌”——墙上的标语道出了公司的产品理念。
  从商用车电控发动机实训台到智能网联汽车感知系统,从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管理实操台到工业4.0环境模拟实训台,产品覆盖了汽车技术的各个领域,形成了完善的教学装备生态系统。
  “我们已经为全国多家院校提供了教具支持,”公司负责人介绍道,“包括陕西汽车技术学院、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知名院校。”这些教学设备正在帮助培养新一代汽车工程技术人才。

  图4实践队员参观天益科技“以匠心铸精品”产品体系展示墙
  实践结束后,队员们带着满满的收获离开天益科技。智能网联汽车实训平台前,一名队员正专注地操作设备屏幕,查看车辆动力及电控管理的实时数据;新能源电池实训区内,队员们亲自体验了电池拆装的全过程。
  这次实践不仅让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变成了可触摸、可操作的实体设备,更让同学们看到了科技赋能产业的真实场景。校企合作的种子已经播下,未来将在智能驾驶研发与职业教育装备领域继续生长,为培养更多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提供肥沃土壤。
  供稿:王金轩;供图:张天厚,霍俊烨
  团队:“科技赋能产业,实践筑梦未来”暑期社会实践队;指导老师:王泰琪
  
社会实践内容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