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烟台大学“青囊赋兴”实践队走进莱州市民之家,开展了一场以“历史·未来·人本”为主题的学习调研活动。本次活动不仅聚焦莱州深厚的历史文化与城市发展规划,更深入思考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对空巢老人等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探索发展背后“为何而行”的深层价值。
一、历史回响:革命精神与乡村振兴的使命
在革命历史展厅,实践队员通过一幅幅珍贵影像和实物展陈,重温莱州峥嵘岁月。革命先辈的奋斗与牺牲精神,深深触动了每位队员。正如队员王同学所说:“站在这些历史文物前,我们更加理解乡村振兴不仅是一项政策,更是一种对历史的回应和对人民的责任。”尤其让人深思的是,那些曾经为这片土地奉献青春的老党员、老村民,如今很多已成为空巢老人,他们理应成为乡村振兴过程中备受关注的对象。
二、农耕记忆:文化传承中的乡村温度
步入农耕文明展区,传统农具和习俗展示悄然诉说着莱州农业的悠久历史。队员们在这些展品前长久驻足,认识到农业不仅是产业根基,更承载着数代人的情感记忆。乡村振兴既要推动农业现代化,也要注重维系农村空巢老人的文化归属感和生活尊严。正如带队教师所说:“我们不能在发展中遗忘那些曾经用汗水浇灌这片土地的人。”
三、非遗新生:草编技艺与社区凝聚
在非遗草编展区,一件件精美的草编工艺品展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草编技艺作为莱州的文化符号,正为农村长者提供社会参与和文化传承的新途径。据了解,当地已开始组织空巢老人参与草编工艺培训,这不仅有助于非遗保护,更为他们带来了社会认同感和经济收益。这种“非遗+养老”的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思路。
四、未来蓝图:城市规划中的人文关怀
在规划展示馆,莱州未来的发展蓝图清晰呈现——绿色生态、便捷交通、宜居城市。值得关注的是,在这些规划中,特别强调了对老年人群体的关怀,包括养老服务设施布局、适老化改造等具体措施。这些规划体现了一个重要理念:乡村振兴和城市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让每个人都能共享发展成果,特别是那些曾经为这片土地付出青春的老一代。
五、青春使命:实践中的感悟与担当
此次参观不仅是一次文化学习,更成为一堂生动的社会责任课。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中心,空巢老人作为乡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成为政策关怀与社会服务的重点对象。大家纷纷表示,要将今天的感悟转化为明天的行动,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未来,实践队将继续深入乡村,开展更多服务老人的公益活动,以实际行动助力莱州乡村振兴与人文关怀的共同推进。正如活动组织者所说:“只有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时代的温度,乡村振兴才真正实现了它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