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唐山学院 “普语新生社” 暑期普通话推广活动全景纪实 出征筹备:集思广益,筑牢推普基石

    发布时间:2025-09-03 阅读:
    来源:贺健跃李瑾旭刘研东

  为扎实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工作,为个人成长赋能、为社会进步搭桥、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筑基,同时强化民族文化认同与凝聚力,唐山学院 “普语新生社” 团队围绕暑期普通话推广活动的每一个细节展开了深度研讨。研讨会上,气氛热烈而有序。有队员提出 “结合地域文化设计推广内容”,也有队员建议“针对不同年龄段受众分层开展活动”,这些观点都被纳入最终方案。经过多轮讨论,团队明确了 “校园渗透 + 社区覆盖 + 线上辐射” 的三维活动范围,敲定了演讲比赛、趣味课堂、实地走访等八大活动形式,并细化出每一项活动的时间节点和人员分工—— 例如 7 月 15 日至 20 日开展校园预热,8 月 1 日至 10 日深入社区推广,线上活动则贯穿整个暑期。这场筹备不仅是对活动流程的打磨,更是一次团队协作的实战演练。队员们在 “提出问题 — 辩论探讨 — 达成共识” 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 “分工不分家” 的协作默契,为后续活动的高效开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演讲比赛:以声传情,搭建文化桥梁

  推普进校园,开启时代新篇章;演讲竞风采,铺展希望新画卷。实践队满怀热忱地为当地青少年儿童精心筹备并开展了一场以“推广普通话,讲好家乡故事”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比赛现场,孩子们的表现令人动容。来自昌黎县的小学生用稚嫩却清晰的普通话讲述了 “五峰山的传说”,她特意模仿了爷爷用方言讲述时的语气,再切换到标准普通话进行对照,引得台下阵阵掌声;初中生李睿则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 “从不敢开口到自信演讲” 的蜕变 ——“以前总怕说不好普通话被笑话,是实践队的小老师告诉我们,普通话就像一座桥,能让我们的故事走到更远的地方。”除了演讲比赛,实践队还配套开设了多场推普小课堂。课堂上,队员们设计了 “汉字演变动画”“方言与普通话对比游戏” 等环节:通过 “我说方言你猜意” 的互动,引导大家发现方言与普通话的联系与区别。课后,不少孩子主动向队员请教发音问题,还有人拿出笔记本,认真记录下 “平翘舌不分”“前后鼻音混淆” 等常见问题的纠正方法。实践队员通过这一系列活动让孩子们明白,推广普通话不是否定方言,而是多掌握一种沟通工具,让家乡的故事既能留住乡音里的温度,也能拥有走向更广阔世界的力量。

  

线上教学:创新形式,打破时空界限

  “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伴随着轻快的声音,实践队员身着标志性的红马甲,带领屏幕另一端的孩子开展绕口令挑战。这场线上对话链接了相隔千里的两个人,孩子弹幕里“太有趣了”“跟着练了三遍终于顺了”的留言——是团队线上推普活动的一个生动缩影。为适应数字化时代的传播特点,团队精心打造了“云端推普站”,推出三大系列内容:一是“诵读红色经典台词”,选取电影或电视剧中的一段话,以诵读的方式让孩子理解红色精神,体悟精神内涵;二是“绕口令闯关”挑战,从简单的“画凤凰“到复杂的“喇嘛和哑巴”,难度逐级提升;三是 “方言故事征集”,鼓励孩子用“方言+普通话”双语讲述家乡故事。在数字化浪潮下,互联网这个新阵地,打破时空局限,让更多人参与到“说普通话”中来。

  

线下交流:扎根乡土,传递语言力量

  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具有促进社会沟通、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作用。活动现场,实践团成员深入昌黎县的各个街道、社区和乡村,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鲜活的案例,与当地居民进行面对面交流,还特意与各村村干部展开了深入探讨。实践团成员从宣传推普政策、普及普通话知识、纠正字词发音等方面入手,结合地域文化、方言特点以及居民的语言习惯,向当地居民和村干部介绍普通话的重要性和学习普通话的益处,耐心解答了他们对普通话的疑问。大家共同鼓励村民们在生活中积极使用普通话,让使用普通话、讲好普通话、推广普通话的概念更加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全民普通话推广计划的启动不仅是一项政策,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

 

红色研学:以史为镜,厚植文化自信

  “这条地道全长 500 多米,当年村民们就是在这里用智慧和勇气抗击侵略者……” 在冉庄地道战遗址,实践队员带领10余名青少年儿童认真参观学习。这场红色研学活动,是团队将推普与文化传承相结合的创新尝试——用普通话讲述红色故事,让语言成为连接历史与当下的纽带。在遗址纪念馆,孩子们用普通话进行了一场特殊的“红色故事会”。实践队员还带领青少年儿童走进唐山五峰山,开展了一场融合红色记忆与地域文化的研学活动。五峰山不仅有着秀丽的自然风光,更因承载着李大钊等革命先辈的足迹而蕴含着深厚的红色底蕴。实践队员提前梳理了五峰山与革命历史相关的故事,用标准普通话向孩子们讲述:“当年,李大钊先生曾多次登临五峰山,在这里思索救国救民的真理,留下了许多感人的革命事迹。” 活动结束时,大家齐声朗读:“铭记历史,学好语言,讲好中国故事,做新时代好少年!”队员们表示,红色研学让推普有了更深的意义:“普通话不仅是交流工具,更是传承红色基因、增强文化自信的载体。当孩子们用标准的普通话讲述先辈的故事时,他们传递的不仅是语言,更是一种精神力量。”

  

  此次暑期推普活动,唐山学院 “普语新生社” 团队以多元形式、多维视角,将普通话推广与文化传承、社会服务相结合,既践行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也让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的种子在更多人心中生根发芽。正如团队口号所言:“说好普通话,连接你我他;讲好中国话,奋进新时代!”

  指导老师:贾可静

社会实践内容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