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从“方言壁垒”到“沟通桥梁”:推普如何为乡村振兴破局

    发布时间:2025-09-02 阅读:
    来源:南阳理工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从“方言壁垒”到“沟通桥梁”:推普如何为乡村振兴破局
         2025 年 7 月 8 日至 21 日,南阳理工学院生化学院 “榴籽相依语为桥” 推普实践团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奔赴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石门乡,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纽带,将文化传承、技能提升与民族团结紧密相连,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团队成员分组深入村落,针对儿童、青少年、青壮年、中老年不同年龄段村民,走进农舍庭院、田间地头开展深度访谈。他们与村民面对面交流,细致记录村民的普通话使用习惯、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以及实际需求,确保掌握第一手鲜活资料。
图为队员们组织当地村民填写调查问卷 苏卓然摄
         在石门乡竹园小学暑期推普课堂上,推普团队成员通过方言与普通话发音对比游戏,让孩子们在竞技中掌握正确读音,以生活场景情景短剧,帮助孩子们在角色扮演中自然地用普通话对话。在课后利用“一对一”的模式结对巩固,还布置给家人讲普通话故事的作业,将推普效应延伸至家庭。
 
图为团队成员为竹园小学的学生授课 苏卓然摄
 
图为竹园小学的学生完成布置的课后作业 苏卓然摄
         7月11日,团队成员组织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共筑团结之花”红色经典诵读活动,依托“云端红色书屋”,让同学们线上打卡共读;线下,红色成语接龙、故事盲盒游戏以及民族文化读书分享会等环节,为各族群众搭建了交流交融的平台。
 
图为“传承红色基因,共筑团结之花”诵读活动的启动仪式 苏卓然摄
       “田间课堂+直播间实训”新模式在多地推行,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田间地头,农技专家传种植技术,语言教师同步规范术语普通话;电商直播间内,村民在指导下模拟带货,学习产品推介技巧。“田间课堂+直播间实训”模式将农业生产与电商销售有机结合,为乡村培养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直播的新型农民,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产业保障。
 
图为“田间课堂+直播间实训”新模式活动现场 苏卓然摄
        南阳理工学院生化学院 “榴籽相依语为桥” 推普实践团,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 “桥”,以青春智慧为 “笔”,在十几天的深入实践中交出了一份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答卷。他们不仅有效提升了活动覆盖地区的普通话普及率,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更探索出一条 “文化赋能” 振兴的新路径 —— 让普通话成为连接乡土与广阔天地的 “数字桥梁”,让村民的数字素养、职业技能与文化自信同步提升,为乡村的产业升级、就业增长注入了可持续的文化软实力与创新动能。他们的足迹,是新时代青年学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服务国家战略的生动诠释,谱写了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的青春新篇章。
 
图为推普团队成员与竹园小学的学生合影 苏卓然摄
社会实践内容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