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背景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举世闻名。从南方到北方,不同地区的茶也略有不同。江浙一带有属于自己地区的茶文化,南航金城学院“翠韵三茗”社会实践小分队围绕西湖龙井、苏州碧螺春、南京雨花茶三种绿茶的种植环境、制作工艺、文化内涵及创新发展模式等内容进行,以进一步提升团队成员对江浙地区特色茶文化的认知,了解茶文化所蕴含的魅力,促进茶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
实践过程
第一站:茶园初遇 为深入了解茶叶种植、感受茶叶原生态,队员们走进茶园开展实践。茶园是学习茶叶种植知识的鲜活课堂,队员们脚踩带晨露的松软泥土,观察不同茶叶的生长情况。因土壤、气候有别,三种茶种植方式不同,茶农会依此把握养护与采摘时机。队员们边向茶农提问,学习茶叶种植知识,边学习辨别茶叶长势,记录不同时节茶园管理要点、采摘后储存与制作方法。
晚间线上交流时,各组分享白天采集素材,西湖龙井、碧螺春、雨花茶在生长周期、适生条件、养护侧重等方面的差别愈发清晰。队员们还体验茶叶采摘,指尖萦绕茶香,通过田间实践,对鲜茶叶有了更深了解。
第二站:茶文化探寻 队员们走进龙井、碧螺春、雨花茶文化博物馆,感受到浓烈的历史文化气息。从古老制茶工具,到代代相传的茶俗故事,大家把展品背后的文化脉络梳理出来,试图从这些传承物件与故事里,挖掘茶文化延续的密码,理解一片茶叶如何承载地域记忆,成为连接过去与当下的文化符号。
第三站:制茶体验 地域特色体验让茶香更鲜活。队员们走访茶叶制作工坊,传统炒制工艺像一场视觉与味觉的预演。师傅们熟练翻炒,茶叶在锅里翻滚变色,时长、力度与火候决定了茶叶口感,实际操作需要一定的“功底”
点茶是我国茶文化发展重要组成部分。队员们在苏州体验了宋代非遗点茶。在茶艺老师讲解完茶文化发展史后,大家学着古人的样子,把茶末变成细腻茶汤,用茶筅击拂茶汤,使茶汤出现稳定而持久的泡沫,最后用茶膏在泡沫上作画,品味穿越千年的闲情。
第四站:饮茶多元化 队员们了解到,除了传统茶叶冲泡,还有一些其他与茶相关的饮用方式。在杭州特色中医馆,茶饮和中医牵手,二者结合碰撞出不一样的养生火花;在苏州三万昌茶庄,茶饮和奶茶的奇妙融合,传统茶香裹着奶香,仿佛新的味觉冒险;在南京小院儿一茶三喝,品茶香袅袅,探寻古老又时兴的茶魅力。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聚焦江浙绿茶茶文化传承,深入茶乡,亲身参与采茶、制茶、茶文化调研等实践环节。在这一过程中,大家在技能上得到锻炼,更对茶文化承载的历史底蕴、非遗价值有了深刻体悟。未来,翠韵三茗社会实践小分队将继续参与茶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动,推动江浙绿茶文化在新时代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古老非遗持续焕发时代光彩。
实践队:南航金城人文社科学院“翠韵三茗”小队
供稿:包雨欣、邬小云、孟涵、孔维颖(指导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