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核心动力。一批优秀的青年才俊和企业掌舵人凭借着对科技的执着追求和不懈努力,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为行业发展和国家科技进步贡献着力量。近日,相应国家“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号召,团队依次前往走近了徐州依科电气有限公司、苏州市鑫达试验设备有限公司等单位,聆听他们的故事与感悟。
刘枫琳:深耕控制科学,突破技术壁垒
刘枫琳,本科毕业于某院校19机电4班,后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电子技术大学完成硕士学业,取得全五的硕士红本毕业证书,其专业方向为控制科学与工程,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极限快速响应的数字控制系统设计。在研究过程中,刘枫琳通过优化算法和数学建模,实现了系统在有限步数内完成过渡过程,并确保零稳态误差。与传统方法相比,她的研究有着显著的创新点。传统方法仅适用于低阶系统,而她提出了适用于高阶系统的控制器设计方法,成功突破了这一限制。同时,通过Z变换和状态空间模型的结合,不仅简化了数学推导复杂度,还提升了系统响应速度。这一创新为控制科学与工程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高效、更精准的技术支持。
团队成员于徐州泉山森林公园合照 朱奕羽摄
当被问及当代青年在参与科技创新建设时应重点提升哪些能力时,刘枫琳认为,青年应提升专业技能,保持创新活力,充满奋斗激情。“肩头有千钧重任,当胸怀壮志,自强不息;脚下有千山万水,当足履实地,行稳致远。我们应有敢作敢为的勇气,在时代变局与自我职业生涯定位的深刻思考后作出勇毅抉择,汇聚成强大的内在驱动力,为所热爱的事业不断奋斗。”她的话语中充满了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
对于在校同学,刘枫琳也给出了真诚的建议:“希望同学们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应时刻保持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失去方向,响应时代号召,赓续红色血脉,继而将青春奋斗融入行业高质量发展上去。”
曹逢:扎根工业计量,引领技术革新
曹逢,徐州工程学院毕业,徐州依科电气有限公司创始人。2013年,他怀揣解决工业计量难题的梦想创办依科电气,公司扎根徐州刘桥工业园区,专注工业散料高精度称重和输送装备技术,让皮带输送机实现长期稳定、精准计量。
依科电气坚持“弘道立业”,技术和产品服务于华能、大唐等国内大型企业,还走向国际。其高精度智控矩阵电子皮带秤2019年率先取得国内0.2级(最高等级)计量器具型式批准证书,以“高精度、高稳定、智能化、免维护”为特点。该产品核心在于独创矩阵式结构,用8组矩阵秤体单元和8只高精度传感器,抵消皮带张力变化影响;先进智能控制与算法确保数据准确;自校验与免维护特性实现12个月以上稳定性。多项专利保障精度与可靠性,在9.6米超短称量区域实现±0.2%精度,宽流量范围内保持精度。依科电气产品为传统产业升级赋能,提升精细化管理、保障贸易公平、助力绿色低碳,为企业降本增效。对于解决皮带跑偏难题,曹逢团队发明无源发电自动导正装置,保障计量稳定。在人才培养上,不拘一格招人,强调实战培养,鼓励创新,复合型人才推动技术突破,催生12项专利等成果。
对于其他在校同学,曹逢的建议是:“打好专业基础,不局限自我,了解交叉学科,培养系统思维。”并送上多方面期望,欢迎同学们加入依科。
苏州市鑫达环境试验设备公司:专注设备研发,助力多领域发展
苏州市鑫达环境试验设备公司,产品应用于电子、汽车、大专院校及科研机构等领域。电子行业中,高低温、恒温恒湿试验箱检验产品性能;汽车行业里,盐雾腐蚀试验箱、步入式试验室测试零部件和整车;还为科研提供环境模拟条件。
团队成员于徐州绿地瀛海合照 吕雅美摄
该公司设备控温精准、稳定性高、安全可靠。在竞争中,依靠严选零部件、采用先进技术、注重智能化与安全性设计、坚持非标定制、遵循质量管理体系、持续研发保持领先,2025年高端智能温控项目投产彰显技术突破。随着新材料、新工艺出现,该公司计划进行智能化升级、环保技术改良、优化控温技术;开发自动化检测、智能仓储物流、新能源相关试验设备,进一步提升半导体设备领域竞争力。
这些优秀个人和企业,以创新精神在科技道路前行,激励更多人投身科技创新,助力国家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相信我国科技水平将不断提升,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更有利地位。
从刘枫琳在控制科学领域的技术突破,到曹逢带领企业在工业计量行业的革新引领,再到苏州市鑫达环境试验设备公司在多领域的设备研发助力,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创新的力量与价值。正是这些在各自赛道上不懈奔跑的奋进者,汇聚成了推动我国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的强大合力,也为更多有志于科技创新的人们树立了榜样,激励着大家在科技强国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书写更多精彩篇章。
团队成员于苏州市鑫达环境试验设备公司合照 沈弋斌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