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山大学子赴渝州,急救科普暖茶亭

    发布时间:2025-08-21 阅读:
    来源:山海博时急救宣传团

  2025年8月14日,暑气蒸腾,山东大学(威海)山海“博时急救”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青春身影,走进了重庆市渝中区茶亭北路社区。我们怀揣普及急救知识的热忱,手持精心设计的宣传单页,在街巷楼栋间穿梭,将守护生命的“安全指南”送到居民身边。

前期筹备:让专业知识接“地气”

         为让急救知识真正走进社区生活,团队提前多日打磨细节。我们梳理出心肺复苏、气道异物梗阻等高频急救场景的核心要点,把“胸骨中下段1/3交界处”这类专业表述,转化为“两乳头连线中点”这样通俗易懂的说法,配上清晰图示印在宣传单上。从按压频率(100-120次/分)到不同人群按压深度的区分,再到操作中的关键禁忌,都用“步骤化”语言拆解,确保居民“一眼看懂、牢记关键”。同时,团队反复演练讲解话术,针对重庆居民的交流习惯调整语气,让宣讲更显亲切。

社区行动:街头巷尾的“急救微课堂”

         活动当天,茶亭北路社区的小广场、居民楼院坝、临街商铺旁,都成了我们的“移动课堂”。我们主动向过往居民递上宣传单,开启一场场贴心宣讲。

  在社区小广场,一位拎着菜篮的阿姨被我们拦下。“阿姨,给您讲讲急救知识,关键时候能派上大用场!”我们指着宣传单,从如何识别心脏骤停,到胸外按压的正确姿势,边说边比划。阿姨听得认真,不时提问:“要是家里老人突然晕倒,第一步该做啥?”我们耐心解答,还现场模拟简单动作,让知识不再抽象。

  遇到在楼栋前乘凉下棋的大叔们,我们笑着招呼:“大叔们,了解下心肺复苏知识,多份保障!”面对他们,我们着重强调急救的黄金时间(4-6分钟),以及普通人掌握急救技能的重要性。一位大叔听完感慨:“以前觉得这些是医生的事,现在知道了,咱老百姓也得学学!”

  街道上,一位独自散步的老人接过宣传单,我们特意放慢语速,蹲在他身边反复讲解。老人听完拉着我们的手说:“你们年轻人有心了,这些知识对我们来说太有用了!”

科技助力:让知识传播更便捷

         除了面对面宣讲,我们还借助科技手段拓宽传播渠道。遇到对急救知识感兴趣的居民,团队成员会打开手机,展示提前准备好的急救科普短视频——从动画演示心肺复苏流程,到真实案例讲解急救重要性,让知识以更生动的形式呈现。一位年轻的小伙看完视频后,主动拿出手机:“能给我也发一份不?我想给家里人也看看!”我们欣然应允,将视频链接分享,让急救知识借助网络在家庭中继续传播。

青春担当:以行动践行使命

         此次茶亭北路社区之行,我们用脚步丈量责任,用宣讲传递温暖。从前期筹备的严谨,到社区宣传的热情,再到科技助力的创新,每一步都饱含山大学子的社会担当。未来,团队将继续深入更多社区,开展形式更丰富的急救科普活动,让急救知识如春雨般浸润更多人的心。我们相信,点滴行动汇聚起来,终能织就守护生命的安全网,让“救在身边”的理念成为社区最温暖的底色,也让社会实践的青春力量,在服务百姓的过程中绽放更耀眼的光芒。

社会实践内容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