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艺术赋能乡村,共绘和美画卷

    发布时间:2025-08-15 阅读:
    来源:设计学院学生记者 麻梦麟韩明璇 赵欢/文 姚雨彤程子轩/摄

  在这个夏天,当晨曦微露,广西师范大学“漓韵美育,艺助乡村”乡村振兴促进团踏入桂林市各乡县的宁静山峦间,怀揣对乡村的热爱与对非遗的敬畏,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乡村振兴之旅。广西师范大学“漓韵美育,艺助乡村”乡村振兴促进团的成员们来到了资源县梅溪镇、柘木镇窑头村、雁山镇莫家村,他们带着对乡村的热爱、对非遗的敬畏、对艺术的执着,在这片土地上播撒希望的种子。团队制定了“非遗美育+设计助农”的双轨并行策略,一场充满创意与爱的实践就此展开。

  在非遗美育课堂上,团队成员化身“孩子王”,把古老的非遗技艺转化为生动有趣的课程。孩子们第一次接触拓印扎染、竹编、桂剧脸谱绘制等技艺,看到白布在手中一点点染上斑斓色彩,眼神里满是惊喜与自豪。课程之外,团队打造“非遗小使者”数字人形象,用活泼的动画视频让非遗知识变得生动易懂。短短几周,孩子们创作出 200 余件创意非遗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是工艺品,更是孩子们心中文化自信的火种。

  图为团队成员与孩子们制作扎染

  图为数字人“非遗小使者”

  设计助农方面,团队成员为乡村换上新装。他们以墙为布,创作出一幅幅主题墙绘,让曾经斑驳的墙面成为亮丽风景线,提升了村民对家乡的认同感。同时,团队为当地特色农产品设计包装,深入研究产品特点,从地域文化中汲取灵感,设计出 10 套精美包装方案,提升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带动农民增收。

  图为创意非遗手工课堂合照

  图为墙绘成员集体合闸

  这场实践对乡村的影响深远。非遗课程让孩子们找到文化自信的根基,墙绘作品成为乡村旅游新名片,包装设计助力农产品走向广阔市场,乡村实现文化传承、环境美化与经济增长多赢。对于团队成员来说,这次经历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成长的蜕变。他们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看到自己的努力为乡村带来的改变,专业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得到提升,对乡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的责任感油然而生。未来,他们将继续关注乡村发展,用艺术的力量为乡村描绘更美好的明天。

社会实践内容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