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行走山河间 赋能专业力 ——2024 级金融专业 “大美河山” 实践活动圆满落幕​

    发布时间:2025-08-15 阅读:
    来源:吴金洋 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

  近日,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2024 级金融专业(含实验班、金融一至四班)联动开展的大美河山主题实践活动圆满收官。本次活动覆盖全国 12 省 23 个地标点位,178名学子以“实地调研 + 专业分析”模式,将金融思维融入自然人文探索,切实实现“文化感知”与“专业实践”的双向赋能,为金融专业实践教学注入新活力。​

聚焦自然遗产:用金融数据解码文旅价值​

  在江西龟峰、河南老君山等世界自然遗产地,金融实验班组建 “文旅数据调研小组”,通过问卷调研、景区管理方访谈等多元方式,精准收集近3个月客流量、消费结构、二次消费转化率等核心数据。“老君山冬季游客人均消费较夏季高出 28%,冰雪项目直接带动周边住宿预订量增长 45%,这一数据为景区设计季节性文旅金融产品提供了关键支撑。”实验班陆佳妮介绍,团队还结合“旅游保险”“消费信贷”专业知识,为景区量身提出“文旅消费券 + 小额分期”创新营销方案。​

探访文化地标:以专业视角助力遗产保护​

  洛阳龙门石窟、大同云冈石窟等文化地标成为金融三班的移动课堂。学子们围绕文化遗产保护的金融支持路径展开深度专题讨论,结合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提炼出三项可落地的具体建议:一是联合地方金融机构设立文化遗产保护专项基金,拓宽社会资本参与渠道;二是开发文化遗产IP衍生品众筹项目,降低中小文创企业融资门槛;三是联合保险公司探索文物修复保险定制化产品,有效转移修复过程中的潜在风险。“此前总觉得文化保护与金融专业关联度不高,这次实践让我明白,运用金融工具能为文化传承提供更切实的助力。” 三班学生左绎彬分享道。​

深挖地方特色:让专业分析落地产业实践​

  金融四班将调研重点放在兰州黄河文化与特色产业,在走访黄河生态廊道时,同步深入分析当地牛肉面产业供应链模式:“从面粉采购到门店销售,牛肉面产业链上下游涉及 200 余家小微企业,我们建议通过‘供应链金融 + 信用担保’模式,破解中小商户资金周转难题。” 金融二班则聚焦区域文旅差异,对比青岛海滨与苏州水乡的文旅产业发展特点,运用风险分散专业原理,创新提出跨区域文旅联盟方案,建议通过联合发行文旅年卡、共享营销资源等方式,降低单一景区的经营风险,提升区域文旅产业整体竞争力。​

  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 金融与经济学院

  通讯员:陈书冉、陆佳妮、袁功达、张洲彬、左绎彬、马尚

社会实践内容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