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元阳,2025年7月——今年暑期,长安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张峻滔踏上红河哈尼梯田,开展以“梯田文旅发展与变迁”为主题的国情民生观察实践。通过十余天的实地走访、深度访谈与亲身体验,这份世界文化遗产在保护与开发中的创新探索与挑战被青年视角真实记录,为乡村振兴提供了生动的学术注脚。
千年智慧与现代潮流的碰撞
实践期间,张峻滔跟随哈尼梯田元阳管委会工作人员巡查核心景区,走访多个传统村落,并参与梯田农耕活动。“每一层梯田都是哈尼族与自然对话的史诗。”他在实践心得中写道。令他印象深刻的是当地“四素同构”(森林-村寨-梯田-水系)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以及文旅融合的多元尝试:
数据背后的机遇与挑战
基于元阳县文旅局官方资料及实地调研,张峻滔完成《哈尼梯田文旅发展状况研究》报告,揭示关键矛盾:
青年行动:从观察到担当
“不做守护的旁观者,要做扛责的主人翁。”张峻滔在总结中引用管委会标语,呼吁青年关注文化遗产保护。他建议:强化社区赋权机制吸引青年返乡创业;开发四季差异化产品平衡客流;加快智慧旅游体系建设。其调研成果已形成2篇新闻稿及1篇学术报告,为地方文旅升级提供参考。
未来之路:生态与发展的协同进化
报告指出,哈尼梯田需聚焦四大方向:
长安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项目负责人表示,此次调研是高校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缩影。哈尼梯田的探索证明,“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需文化传承与创新并举,而青年力量正成为这场变革的重要推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