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长安大学学子深入哈尼梯田:解码世界遗产的文旅融合与振兴之路

发布时间:2025-07-30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中国·元阳,2025年7月——今年暑期,长安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张峻滔踏上红河哈尼梯田,开展以“梯田文旅发展与变迁”为主题的国情民生观察实践。通过十余天的实地走访、深度访谈与亲身体验,这份世界文化遗产在保护与开发中的创新探索与挑战被青年视角真实记录,为乡村振兴提供了生动的学术注脚。
千年智慧与现代潮流的碰撞
实践期间,张峻滔跟随哈尼梯田元阳管委会工作人员巡查核心景区,走访多个传统村落,并参与梯田农耕活动。“每一层梯田都是哈尼族与自然对话的史诗。”他在实践心得中写道。令他印象深刻的是当地“四素同构”(森林-村寨-梯田-水系)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以及文旅融合的多元尝试:

  • 文化活态传承:哈尼古歌与现代音乐结合、VR技术还原农耕场景,让非遗“破圈”传播;
  • 旅游产品创新:“梯田认种”农耕体验、阿者科民宿集群、节庆研学游等项目,吸引游客深度参与;
  • 数字赋能管理:遗产区数字监管平台通过“遥感+AI”动态监测生态,一站式旅游APP实现智慧导览与农产品直销。

数据背后的机遇与挑战
基于元阳县文旅局官方资料及实地调研,张峻滔完成《哈尼梯田文旅发展状况研究》报告,揭示关键矛盾:

  • 亮眼成绩:2024年1-9月接待游客352万人次,旅游收入超43亿元,同比增长18%;阿者科村获联合国“最佳旅游乡村”认证。
  • 发展瓶颈:
  1. 青年劳动力外流致梯田弃耕,景观完整性受损;
  2. 旅游淡旺季悬殊,设施利用率低;
  3. 智慧旅游功能单一,服务能力待提升;
  4. 乡村旅游仍处“一流资源、三流服务”阶段。

青年行动:从观察到担当
“不做守护的旁观者,要做扛责的主人翁。”张峻滔在总结中引用管委会标语,呼吁青年关注文化遗产保护。他建议:强化社区赋权机制吸引青年返乡创业;开发四季差异化产品平衡客流;加快智慧旅游体系建设。其调研成果已形成2篇新闻稿及1篇学术报告,为地方文旅升级提供参考。
未来之路:生态与发展的协同进化
报告指出,哈尼梯田需聚焦四大方向:

  1. 项目攻坚:推进梯田滑坡治理、古建筑修缮等工程;
  2. 景区升级:创建国家5A级景区,补齐3A级乡村景区短板;
  3. 业态融合:结合“休闲农业重点县”政策,发展森林康养、节庆旅游;
  4. 智慧服务:深化“一键游”功能,加强从业人员培训。

长安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项目负责人表示,此次调研是高校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缩影。哈尼梯田的探索证明,“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需文化传承与创新并举,而青年力量正成为这场变革的重要推动者。

作者:张峻滔 来源:张峻滔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