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浙大建工师生赴国家速滑馆调研学习——探寻工程智慧,体悟匠造精神

发布时间:2025-07-30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传承匠造精魂,激发奋斗动能
  7月4日,在学院老师的带领下,建工学院北京实践团走进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沉浸式探索这座冬奥地标背后的建筑智慧,感受浙大科研团队参与的索网幕墙等中国方案中的创新力量。
  
  国家速滑馆,又名“冰丝带”,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北京主赛区标志性场馆、唯一新建的冰上竞赛场馆,并荣获中国建筑行业工程质量最高荣誉“鲁班奖”。场馆建筑面积9.7万平方米,座席设计1.2万个,冰面面积达1.2万平方米,创造了亚洲最大的全冰面设计。冬奥会后,冰丝带秉承着综合利用和低碳使用理念,集体育赛事、群众健身、文化休闲、展览展示、社会公益等多种功能,继续承办各类国际赛事,成为展示中国文化独特魅力和我国冰雪运动发展的亮丽名片。
  
  图源自央视新闻
  “冰丝带”的设计灵感来自冰雪与速度的完美融合,整体呈现出灵动的环形结构,22条晶莹剔透的“丝带”状曲面玻璃幕墙环绕其间,远观飘逸,近看宏伟。这一独特的造型由总长13640米的彩釉玻璃发光管、3360块曲面和平板玻璃共同组成,构成了双曲面马鞍造型的视觉震撼。而支撑这一结构的,则是一套复杂的钢结构“骨架”,由屋面索网、环桁架和外侧幕墙斜拉索组成。当了解到学院罗尧治教授团队、邓华教授团队及袁行飞教授团队为“冰丝带”的建设和运维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持,同学们对科研报国与匠心担当有了更加生动的认识。
  
  从节能幕墙到轻型索网,从低碳制冰到智能监测,每一处设计细节都展示着科技报国的深刻意义。实践团的成员们在参观过程中深刻感受到,曾在课堂上作为案例学习的“冰丝带”,如今就在眼前,成为了无数科研人员和建设者以初心和智慧铸就的丰碑。大家纷纷表示,今天所见所感,远远超越了教科书里的技术和理论,更多的是对工程师们不畏艰难、勇攀高峰的精神的崇敬。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作为青年一代,我们有责任承载起国家建设的重任,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应对挑战、攻坚克难的力量。在参观过程中,大家纷纷表示,将以“冰丝带”背后科研工作者和建设者为榜样,将他们的工匠精神融入自己的学习和未来的工作中,做到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在未来的工程赛道上,以实际行动为国家的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文|王嵘杰
  图|苏柏源 王凯雯
  指导老师|郭鹏越 高依敬
作者:多彩大学生网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