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育家精神的内涵、要求与传承
摘要
张桂梅扎根贫困山区40余载,用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黄大年放弃国外优厚条件归国,为我国地球物理事业填补技术空白。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教育家精神,即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结合这些内涵,可以提出通过强化制度保障、创新实践载体、构建协同育人机制等途径,推动教育家精神在新时代落地生根。
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张桂梅;黄大年;精神传承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而教育家精神则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张桂梅、黄大年等时代楷模以卓越的实践,生动诠释了教育家精神的深刻内涵。他们的事迹不仅是个体奋斗的壮丽史诗,更是新时代教育工作者汲取精神力量的源泉。
一 、教育家精神内涵的当代诠释
(一)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
张桂梅扎根云南贫困山区40余年,在丈夫离世后毅然选择深入民族地区任教。她创办全国首所全免费女子高中,累计帮助1600余名山区女孩圆梦大学。这种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的抉择,正是教育家精神最本真的体现。黄大年放弃国外优厚条件归国,带领团队攻克航空重力梯度仪技术难题,突破国外技术封锁,填补国内空白。他们用行动证明,真正的教育家始终将国家利益置于首位,将个人价值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二)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
张桂梅长期义务兼任华坪福利院院长,含辛茹苦养育136名孤儿,被孩子们亲切称为“妈妈”。她把全部工资、奖金及社会捐款100多万元投入教育事业,自己却节衣缩食,每天生活费不超过3元。黄大年归国后,将全部精力投入科研攻关,即使身患重病仍坚持工作。他们以高尚的道德情操,诠释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职业准则,为教育工作者树立了精神标杆。
(三)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
张桂梅坚持家访11年,遍访贫困家庭1300多户,行程十余万公里,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成长方案。黄大年在吉林大学担任“李四光实验班”班主任期间,通过个性化培养模式,支持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培养出一批“出得去、回得来”的优秀科技人才。他们深谙教育规律,善于发现学生闪光点,以智慧启迪智慧,用爱心培育爱心。
(四)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
张桂梅面对建校初期“一栋孤零零的房子矗立在荒草空地上”的困境,带领教师团队顽强拼搏,使女子高中连续10年高考综合上线率达100%。黄大年归国7年多,作为多个技术攻关项目首席专家,带领团队取得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部分成果达国际领先水平。他们以勤学笃行的态度,在躬耕实践中不断突破自我,推动教育创新发展。
(五)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
张桂梅拖着病体坚持工作,超量付出透支身体,却始终践行“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黄大年归国后,将全部奖金用于科研和学生培养,自己却过着简朴生活。他们以无私的奉献精神,诠释了教育工作者“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职业操守,用仁爱之心点亮学生未来。
(六)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
张桂梅将红色教育融入办学体系,用红色基因铸魂育人。黄大年致力于推动我国地球物理事业发展,为国防安全贡献力量。他们以全球视野谋划教育发展,以文化自信引领学生成长,展现了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担当。
二、教育家精神传承的实践路径
(一)强化制度保障,构建长效机制
为了激励广大教师见贤思齐,可以设立国家级教师荣誉表彰制度,增设“教育家型教师”奖项。也可以建立教育家精神培育弘扬基地,将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职业生涯各阶段,作为培养培训必修课,推动精神入脑入心,深入研究、阐释、宣传优秀教师典型事迹,使教育家精神可近可亲可感可学。
(二)创新实践载体,丰富传承形式
开展“教育家精神进校园”活动,组织时代楷模巡回报告会,让先进事迹直抵人心。创新要紧跟时代发展,我们可以运用互联网创建“云端教育博物馆”,运用VR技术还原教育家的育人场景,开发“教育家精神”主题研学课程,引导学生追寻楷模足迹,厚植家国情怀。
(三)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形成传承合力
推动家庭,学校,社区协同育人机制,家长以身作则传承优良家风,学校将教育家精神融入校本课程,社区开展“教育楷模故事会”等活动。
张桂梅、黄大年等时代楷模奉献自己来落实教育家精神,为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新时代教育工作者当以他们为镜,将教育家精神内化为职业信仰,外化为育人行动。通过制度保障、实践创新、协同育人,让教育家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作者:谢雯婕 曹经纬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探寻生活化学,服务社区居民
- 为了将课本上的化学知识转化为生活中的实用技巧,拉近化学与居民生活的距离,我们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化启新章,工润社
- 2025-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