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七月,暑气渐浓。7月20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乡村振兴促进团走进长沙市望城区乔口实践基地,以 “竹编绘童趣,非遗润童心” 为主题,为当地青少年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传统文化体验活动,让古老竹编技艺在孩子们的指尖绽放新彩。
活动伊始,志愿者们以 “什么是竹编画?”“竹子如何变成精美的艺术品?” 等趣味问题切入,引出竹编技艺的千年历史,让孩子们直观感受“一根竹子的蜕变”。
进入实操阶段,孩子们在志愿者的示范下尝试编织基础纹路。当竹丝在指尖逐渐勾勒出轮廓时,孩子们的脸上露出了专注的笑容。
作品展示环节成了活动的高潮。二十余幅竹编画整齐排列,有憨态可掬的动物,有错落有致的乡村景致,还有融入了卡通元素的创意作品。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的作品,既是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更是非遗技艺与乡村生活碰撞出的火花。
通过让青少年亲手参与技艺创作,不仅能让他们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更能培养其文化自信。未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将持续整合资源,邀请非遗传承人入驻实践基地,开设更多传统技艺体验课程,让更多乡村孩子成为传统文化的“小小传承人”。
此次活动以竹为媒,让非遗技艺走出博物馆,走进少年儿童的日常生活。当孩子们用稚嫩的双手编织出对文化的理解,传统技艺便有了青春的注解,文化传承的脉络也在欢声笑语中愈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