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湖南一师学子探访乔口古韵:竹编技艺点亮水乡童趣

发布时间:2025-07-24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7月24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红途砺心·惠民笃行”乡村振兴促进团深入长沙市望城区实践基地,于历史文化名镇乔口精心组织了一场主题为“探乔口古韵 拾水乡童趣”的竹编技艺体验活动。本次活动旨在以沉浸式文化体验,为当地儿童打开一扇了解乡土非遗的窗口,同时为传统技艺注入青春活力。
  面对现代生活方式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团队聚焦乔口古镇深厚的渔文化与独特的竹编工艺遗产。此次活动核心目标在于通过“教育+体验”的双轨模式,在少年儿童心中播撒文化传承的种子,激发其对乡土智慧与非遗技艺的认同与自豪感,从而为传统工艺的活态传承探索新路,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活动在乔口渔都特色氛围中展开。实践队员首先引领孩子们步入竹艺陈列馆,在古老器具与精美成品前,共同追溯竹编与乔口人世代相依的历史脉络。随后,特邀非遗传承人进行现场演绎,篾刀轻舞,青翠竹篾在其手中灵巧翻飞,顷刻间化为质朴而灵动的生活器物,引来孩子们阵阵惊叹与踊跃提问。最热烈的环节莫过于亲手体验——在队员与传承人悉心指导下,孩子们尝试压挑、编织等基础技法。尽管手法略显生涩,但专注的眼神与逐渐成型的简易竹编作品,洋溢着创造的喜悦和与古老智慧初遇的兴奋。
  此次竹编体验活动,超越了简单的手工课范畴。它以可触可感的实践方式,让乔口的孩子们在亲身参与中深刻体悟到身边非遗的独特魅力,无形中强化了其文化归属感。对于实践队员而言,这既是将课堂理论转化为振兴行动的宝贵契机,也是对“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理念的生动践行。活动有效搭建起高校青年与乡村文化传承之间的桥梁,为探索非遗融入当代生活、赋能乡村发展提供了鲜活的地方经验。
作者:张明 朱轶 邹玲 来源:原创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竹韵传薪火 童趣绘振兴
  • 7月24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红途砺心 惠民笃行”乡村振兴促进团在长沙市望城区实践基地开展了一场以“传承非遗技艺 赋
  • 2025-07-24
  • 传承竹编技艺 助力乡村振兴
  • 7月24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乡村振兴促进团在长沙市望城区实践基地开展“探乔口古韵 拾水乡童趣”主题教育振兴活动,通
  • 2025-07-24
  • 青竹载乡情 指尖续文脉
  • 7月24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红途砺心 惠民笃行”乡村振兴促进团深入长沙市望城区乡村实践基地,开展“竹艺传承进乡土
  • 2025-07-24
  • 竹编非遗焕新生,乡村振兴添彩翼
  • 7月24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乡村振兴促进团走进长沙市望城区实践基地,开展了“竹编技艺进乡村,童心共筑振兴梦”主题活
  • 2025-07-24
  • 童趣竹编课 非遗润童心
  • 7月24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红途励心惠民笃行”乡村振兴促进团走进长沙市望城区实践基地,以竹编技艺为主题开展教育振
  • 2025-07-24
  • 篾青跃动承古韵 巧手编织少年情
  • 7月24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红途砺心 惠民笃行”乡村振兴促进团于长沙市望城区开展“竹艺薪传·指尖生辉”主题活动,
  • 2025-07-24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