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乡村振兴促进团在长沙市望城区实践基地开展“探乔口古韵 拾水乡童趣”主题教育振兴活动,通过趣味竹编教学,为乡村青少年搭建文化学习平台,探索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结合的新路径。
活动中,志愿者以“DIY竹编画”为主题,向孩子们讲解竹编的历史与技艺,并现场演示设计构图与编织技巧。孩子们围坐聆听,积极参与互动问答,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传统技艺的魅力。实操环节中,志愿者一对一指导,帮助孩子们完成从框架搭建到图案成型的全过程。竹条在指尖穿梭,专注与创意交织,一幅幅充满童真的竹编画逐渐诞生。作品展示时,孩子们分享创作思路,用稚嫩的语言表达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展现了非遗传承的生机与希望。
此次活动不仅是传统竹编技艺的推广课堂,更是高校学子深入乡村、扎根基层的生动实践。志愿者们以专业赋能乡村文化振兴,用青春热情点燃非遗传承的火种,在孩子们心中播下文化自信的种子。通过创新"非遗+教育"模式,既守护了传统工艺的根脉,又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在乡村沃土上耕耘文化、播种希望的担当与作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