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乡村振兴促进团深入长沙市望城区实践基地,开展了“探乔口古韵 拾水乡童趣”主题教育振兴活动。此次活动旨在为乡村青少年搭建一座触摸传统文化的桥梁,探索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路径。
活动伊始,志愿者们化身为传统文化的引路人。他们清晰拆解复杂的编织步骤,耐心演示构图技巧与竹条穿梭的奥妙。孩子们团团围坐,屏息聆听。当志愿者提问时,小手踊跃举起,稚嫩却认真的回答此起彼伏。抽象的“非遗”概念,在与孩子们的互动中变得具体可感。
实践环节点燃了现场的热情。细长的竹条、柔韧的竹丝分发到孩子们手中。实践团成员们俯身其间,进行一对一细致辅导,从最初的笨拙到渐入佳境,汗水悄然浸湿了额发,但专注的神情始终未变。当一片片竹篾在稚嫩的手中逐渐交织成童趣盎然的图案,成功的喜悦如同涟漪般在教室里荡漾开来。孩子们兴奋地展示作品,用天真质朴的语言分享创作灵感,那份纯粹的成就感和对亲手“复活”传统技艺的懵懂认知,深深触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志愿者。
这场特别的竹编之旅,远不止于一次手工体验。它是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子将学识与热情倾注乡土、践行社会责任的真切实践。未来,学院将持续鼓励青年学子用青春的温度去感知、守护并激活散落在乡野的文化根脉,让更多承载着民族记忆的传统技艺,在新时代找到有温度的传承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