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同心圆”社会实践团:探中医奥秘,承文化薪火
为探寻中医药文化魅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25年7月10日,重庆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同心圆”社会实践团走进垫江县中华仙草园,对话老中医,在专业老师指导下亲手实践,沉浸式感受中医药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
聆听中医智慧,感悟传统瑰宝
7月10日上午,实践团成员们有幸聆听了卢老中医的精彩分享。卢老虽已83岁高龄,但精神矍铄,对中医的见解深刻独到,还出版了两本与中医相关的书籍。他指出,中医是一门宏观、整体的科学,讲究“天人合一”。将人置于自然天地中审视,人体的五脏六腑与四季、环境都是紧密相连,这种整体观与动态平衡观正是中医中科学性的体现。
卢老从河图洛书展开,讲述其中蕴含的数学模型,如五行生克的数理关系、九宫八卦的平衡规律,这些构成了中医理论的底层逻辑,揭示了中医与数学的内在联结。同时,卢老还纠正了大家对“阴阳五行”的误解,强调其本质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总结的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并非玄学。此外,卢老还分享了大学生养生的要点,涵盖热量限制、优质睡眠、有氧运动、正念禅修、生酮膳食等五个方面。
探秘仙草园,邂逅铁皮石斛
随后,“同心圆”社会实践团跟随导游来到中华仙草园。这里是垫江县中医药健康产业的核心载体,以“医、养、药、旅、教”融合为根基。园区内,成员们重点了解了被誉为“中华九大仙草”之首的铁皮石斛。它多生长于海拔1600米的山地半阴湿岩石上,对生长环境极为挑剔。导游介绍道,面对种植环境极端等诸多挑战,园区经反复研究与实践,通过严格把控温度、空气湿度、土壤酸碱度、钾含量等因素,在仙草园内精准模拟野外环境,将铁皮石斛幼株附生于树木之上,成员们纷纷为这中医药种植的智慧点赞。
园区还依托铁皮石斛、灵芝等特色中药材的种植基础,以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田间”生产,实现精准灌溉、智能病虫害监测;“车间”则将中药材转化为中药饮片、养生食品等,构建起完整产业链。同时,园区打造“体验间”“百草园”等九大功能板块,将“农文旅商”融合,获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等多项荣誉称号。
体验非遗文化,传承匠心技艺
下午,实践团开启了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体验之旅。在石斛馒头制作环节,成员们了解到“铁皮石斛千层馒头”是依托中华仙草园优质资源,以铁皮石斛鲜汁为原料,采用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精制而成,清香软糯。与此同时,团队同步开启的直播镜头正记录着大家揉面时面粉飞扬的热闹场景,让线上观众也能云感受到药食同源的独特魅力。
接着,成员们制作中药香囊,手持戥子按比例称重中药材,在药材的馥郁中搭配出独特的香气,体会传统香囊文化中驱邪避秽的美好寓意。制作艾草条时,看着艾草经过一系列工序变成艾条,成员们对艾草在中医药中的应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此次实践活动,让“同心圆”社会实践团成员们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深入了解中医药文化,更在躬身探索的步履中读懂了传统医学的当代价值,让青春印记与千年药香在知行合一中交织成传承的新章。
作者:黄佳烨,颜佳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