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扎” 根乡村课堂,“染” 活非遗新韵

发布时间:2025-07-12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7 月 12 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红途砺心 惠民笃行” 乡村振兴促进团在实践基地为当学生开设了以扎染为主题的特色课程,播撒文化振兴的种子,助力非遗文化在乡村校园的传承与创新,成为涵养乡村精神、带动产业发展的 “活资源”。
  课程中,实践团成员以 “文化浸润 + 实践体验” 的模式展开教学:从扎染的历史源流与工艺价值切入,用生动案例让学生感知这项传统技艺的文化底蕴;通过示范讲解与手把手指导,带领学生体验捆扎、染色等核心环节,在动手实践中掌握基础技法;鼓励学生结合乡村生活灵感进行创意设计,让扎染作品成为家乡风貌的 “缩影”;同步分享非遗与乡村发展的故事,引导学生认识传统技艺在当代的活力。 
  实践团成员表示,教与学的过程也是共同成长的过程,既要精准传递 “捆扎染色” 的技法要点,也要激发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每一次缠绕的绳结、每一抹晕开的色彩,都是乡村孩子与非遗对话的纽带,只有让技艺扎根校园,才能让文化传承有更鲜活的土壤。” 课堂上,学生们专注于布料的捆扎与染色,不时就图案构思、色彩搭配向实践团成员提问,现场洋溢着动手实践的热烈氛围。 
  此次课程让实践团成员深刻感受到青年学子在非遗传承中的责任担当,深化了对 “文化传播、实践教学、创意融合、代际接力” 教学模式的理解,为后续探索青年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路径积累了生动经验。


 
作者:张明 朱轶 黄颖 来源:原创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扎” 根乡村课堂,“染” 活非遗新韵
  • 汲取榜样力量 播撒教育火种
  • 汲取榜样力量 播撒教育火种
  • 为深入弘扬张桂梅校长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激励青年学子投身教育强国伟业,7月12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红途砺心 惠民笃行”
  • 07-12
  • “布”染而遇,匠心生花 ——湖南一师“三下乡”非遗课堂匠心启幕
  • 青年学子传承年文化:湖南一师携《“年”的故事》进课堂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