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背景通过前期调研(参考泰州市民政局2024年数据及团队实地走访),我们发现目标社区存在以下显著需求:
- 老龄服务挑战:
- 老年人口占比高达18.7%,普遍面临慢性病自我管理知识匮乏、电信诈骗识别能力弱、智能设备使用障碍等问题,数字鸿沟限制了其生活便利性。
- 青少年看护与教育需求:
- 双职工家庭存在暑期“看护难”问题,社区课后教育资源缺口达30%,家长对安全、有益的托管和教育活动需求迫切。
基于此,团队积极响应学校“三融三促”校城共兴计划号召,结合数理学院学生专业特长(逻辑思维、科普能力、教育辅导潜力),设计开展本次社会实践活动,聚焦“文化服务+教育帮扶+科技普及”三大核心。
二、项目设计与实施(一)“银龄关爱”健康服务模块
- 防诈护老:
- 联合社区民警及反诈专家开设“防诈骗心理课堂”,通过剖析保健品骗局、冒充公检法等案例,结合情景模拟提升老年人防范意识。
- 数字助老:
- 编撰《老年人智能设备使用手册》,组织“一对一”教学,覆盖60岁以上老人,重点解决微信沟通、在线挂号、生活缴费等高频需求。
(二)“青苗成长”教育服务模块
- 课业与素养提升:
- 开设作业辅导班、趣味绘本阅读活动,结合数学思维训练游戏课程,激发青少年逻辑潜能。
- 红色基因传承:
- 组织参观泰州烈士陵园、海军诞生地纪念馆,创新开展“红色故事配音大赛”“历史情景剧演绎”等互动活动。
三、预期成果
- 老年人服务:
- 完成50人次智能设备培训,形成《社区老年人数字素养提升手册》(电子版+印刷版)。
- 青少年服务:
- 为20名儿童提供课业辅导与素质拓展,形成《儿童创意作品集》。
- 社区影响:
- 开展2场普法宣讲,覆盖100人次;建立老年人与志愿者、青少年与大学生之间的情感纽带。
四、长期规划
- 建立“一届带一届”团队传承机制,拓展“社区心理咨询”“非遗手工教学”等模块,打造“全龄化”服务体系。
- 申报江苏省“三下乡”优秀项目,推动实践成果与“挑战杯”“互联网+”等赛事结合。
五、资源支持
- 社区:提供活动场地及老年人信息对接。
- 团队:自备摄影设备用于活动记录。
六、总结本次实践以精准化服务回应社区需求,充分发挥了大学生专业优势与社会责任感,为基层治理注入青春活力。未来团队将持续深化服务内容,推动校地合作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