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探寻味蕾上的彭城记忆——“绘家乡”实践队社会实践报告

发布时间:2025-07-12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时间:2025年7月08日

地点:中国·徐州

通讯员:李萌

徐州,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不仅文化底蕴深厚,更孕育了众多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地锅鸡、把子肉等经典佳肴,不仅是徐州人民餐桌上的常客,更是徐州独特饮食文化的杰出代表。为了深入挖掘徐州美食的魅力,我们“绘家乡”实践队特开展本次社会实践,通过实地采访与调查,广泛收集社会各界对徐州美食的评价与建议。

调查过程

采访地点:

我们精心选择了徐州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地点进行采访,包括户部山步行街、王陵路美食街等美食聚集地,这里汇聚了众多徐州特色美食店铺,食客络绎不绝;同时,我们还深入徐州的农贸市场,与本地居民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对日常美食的看法;此外,学校、工厂附近的餐馆也成为我们的采访点,旨在全面获取不同年龄、职业群体对徐州美食的评价。

采访问题:

为了获取更具体、深入的信息,我们准备了一系列针对性的问题,并制作了详细的调查问卷。

(附:调查员制作调查问卷)

徐州经典美食介绍

地锅鸡:地锅鸡是徐州传统名菜,融合鸡肉鲜嫩与面饼劲道。以当地土鸡为主料,搭配青椒、红椒、土豆等配菜。先将鸡肉煸炒至金黄,加调料和适量水炖煮,锅边贴一圈薄饼,让面饼底部接触汤汁、上部在锅盖蒸熟。煮出的鸡肉肉质紧实、汤汁浓郁,面饼吸收精华,别有风味。它不仅味美,还体现徐州人豪爽、实在的性格。

(附:地锅鸡照片)

把子肉:把子肉是徐州传统名吃、中华名小吃之一。徐州民谚“大米干饭肉浇头,夜里有个人搂着”描绘其诱人。它选肥瘦相间五花肉切成大片,用酱油等调料炖煮,加葱姜、桂皮、八角等香料增香。其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入口软糯、咸香适中,搭配米饭,肉汁浇饭令人食欲大增。它是徐州百姓日常饮食重要部分,体现徐州饮食文化的质朴与实在。

(附:采访年轻人对于徐州美食的看法)

采访结果分析

口味评价:绝大多数受访者高度评价徐州美食口味。地锅鸡口味浓郁,鸡肉入味,汤汁香辣,面饼蘸汤一绝,老徐州人认为它是徐州味道。把子肉肥而不腻,外地上班族称它改变了自己对肥肉的看法,入口即化、咸香回味无穷。

食材与制作工艺:许多受访者表示徐州美食选材注重本地特色、就地取材,保证新鲜和原汁原味。地锅鸡选当地土鸡,把子肉用优质五花肉。制作上保留传统烹饪法,虽工序不复杂,但经验技巧丰富,如地锅鸡的火候、把子肉的酱油调配和炖煮时长很关键。餐饮个体商户认为要传承制作工艺。

文化内涵:不少受访者指出徐州美食是历史文化载体。地锅鸡源于田间劳作的简易烹饪,反映勤劳质朴态度;把子肉与历史传说相关,体现深厚历史底蕴。退休教师称要让更多人了解美食背后故事。

发展建议:调查员提出传承发展徐州美食的建议。部分人认为应加大宣传,通过媒体平台推广,举办美食文化节提升知名度。还有人建议在保持传统口味基础上创新改良,结合健康理念开发低油低盐菜品,尝试新烹饪方式;加强技艺传承保护,培养年轻厨师,延续和壮大传统工艺。

总结

通过本次关于徐州美食的社会实践采访调查,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徐州美食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地锅鸡、把子肉等经典美食,以其独特的口味、讲究的食材和制作工艺,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与推崇。同时,社会各界对徐州美食的传承与发展也充满了期待与信心,并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徐州美食一定能够走出徐州,走向全国乃至世界,让更多的人领略到彭城美食的独特风味与无穷魅力。未来,我们将继续关注徐州美食的发展动态,为传承与弘扬徐州饮食文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多彩大学生网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翼展云天”暑期社会实践团在上海研习
  • 长江润育民族韵 课堂传承文化魂
  • 长江润育民族韵 课堂传承文化魂
  • 为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7月10日上午,应城市新华书店青年之家与武汉科技大学“许白昊班”爱之星支教团
  • 07-12
  • 访红旗公社旧址 探荆楚集体记忆
  • 肩挑手扛修水渠、挥汗躬耕教种粮……7月10日下午,武汉科技大学“许白昊班”爱之星支教团前往孝感市应城市红旗人民公社,开展“触摸历
  • 07-12
  • 探秘百合世界 手作创意之花
  • 为带领小朋友们探索花卉文化奥秘,激发手工创作热情,培养艺术审美能力,7月9日上午,武汉科技大学“许白昊班”爱之星支教团与应城市新
  • 07-12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