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8日,西南大学教育学部“育见·綦江”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重庆市綦江区打通镇大石壁社区,开展"艺术伴成长"主题美育活动。本次活动旨在贯彻落实新时代美育工作要求,促进乡村儿童全面发展,通过"爱的抱抱"团体游戏和绘画手工创作等形式,为当地儿童带来一场温暖而富有创意的美育体验。

(图为孩子们倾听实践队员讲解游戏规则。刘晶晶 供图 )
"爱的抱抱":用温暖叩开心灵之门
活动伊始,实践队员们精心设计的"爱的抱抱"破冰游戏迅速拉近了与孩子们的距离。活动伊始,实践队员精心设计的“爱的抱抱”小游戏迅速点燃了现场的气氛。孩子们围成一个大圈,随着欢快的音乐声响起,大家开始自由走动。当音乐戛然而止,实践队员随机喊出一个数字,孩子们需要迅速抱在一起,组成相应的人数组合。现场瞬间充满了欢声笑语,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仅锻炼了反应能力,更学会了团队协作。
“爱的抱抱”小游戏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热身活动,更是实践团队精心策划的美育导入环节。通过游戏,孩子们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也体会到了参与活动的乐趣,为后续的绘画手工创作环节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实践队员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游戏,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感受美、体验美,为接下来的艺术创作打开思路。
(图为实践队员与孩子们一起拥抱。刘晶晶 供图 )
创意工坊:美育赋能乡村教育全面发展
在绘画手工环节,实践团队带来了精心准备的水彩笔、彩纸、黏土等材料。以"我心中的美好"为主题,引导孩子们自由创作。队员们采用"观察-想象-创作"三步教学法,先带领孩子们观察社区的自然环境,再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进行艺术表达。手工制作环节精彩纷呈,实践队员向孩子们展示了如何用彩色卡纸制作立体的花朵、用废旧材料制作小动物模型。孩子们在实践中充分发挥想象力,有的制作出了精美的手工贺卡,有的用彩纸剪出了栩栩如生的蝴蝶,还有的用废旧纸盒搭建了一个小小的“城堡”。现场充满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和创意的火花。

(图为孩子们在进行艺术创作。供图 王晓彤)
此次活动还特别设置了作品展示环节,每个孩子都可以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这是我第一次在这么多人面前说话,但我不害怕。"平时寡言少语的孩子经过实践队员的耐心引导,他们在展示自己的画作时,声音虽然不大却充满自信。"我画的是‘会飞的房子’这样爸爸妈妈回家就不用坐很久的车了。",“我画的是‘春天的风景’,希望爸爸妈妈能和我一起出去踏青。”,“我画的是重庆火锅”……孩子们的作品虽然造型简单,却饱含深情。实践团队指导老师李老师表示:"这些作品不仅是艺术创作,更是孩子们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图为孩子们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王晓彤 供图)
大石壁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对此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乡村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美育教育更是薄弱环节。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实践团队带来的这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更拓宽了他们的视野。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类似的活动走进乡村,为乡村教育赋能。”

(图为实践队员与孩子们合影留念。供图 崔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