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保护的指示精神,豫北医学院“纸艺薪传”社会实践队以“新乡市非遗文化的寻访与传承”为主题,深入探索剪纸艺术,让古老技艺在青年手中焕发时代光彩,用“小剪纸”撬动文化传承“大作用”。
寻根问道,指尖上的红色史诗 6月22日,豫北医学院日新书院“纸艺薪传”实践团专程前往拜访中国剪纸传承人马丽敏老师。马老师在自家小院里向实践团展示了他的作品,其中承载党史的红色剪纸尤为震撼人心:宝塔山剪纸映照出延安精神,送军行剪影展现了军民深情,党旗飘扬铭刻着建党初心,国旗与天安门彰显着国家尊严。

马老师饱含深情地解读每一幅作品背后的峥嵘岁月。队员们在剪刀与红纸的方寸之间,感悟到了镌刻着百年党史的强大力量,红色基因在指尖流淌,深深植根于青春血脉。队员们不仅惊叹于剪纸艺术的精妙绝伦,更感受到其作为文化载体的巨大能量——仅仅一把剪刀、一张红纸,竟能镌刻百年党史,让红色基因在指尖流淌,深深扎根于年轻心灵。
匠心传承,剪刀尖舞动的青春脉动 理论学习过后,紧接着便是亲身实践。马老师手持剪刀亲自进行示范,从纸张折叠的精妙角度,到刀锋运行的轻重节奏,他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在他的悉心指导下,队员们全神贯注、屏气凝神,手中的剪刀在彩纸间灵动翻飞。随着纸屑纷纷飘落,象征吉祥的小财神、寓意平安的苹果、满载希望的“春”字,逐一精彩呈现。队员们巧妙地将传统技法与生活美学相融合,在每一次的裁切过程中,真切地触摸到千年剪纸艺术的温度。临别之际,马老师将自己的心血之作赠予队员们。这不仅是对他们学习成果的认可,更是对守护文化薪火相传的殷切嘱托。
薪火燎原,非遗新韵飞入校园社区 怀揣着对剪纸艺术的理解与热情,“纸艺薪传”队化身非遗文化传播的火种。在校园明亮的课堂里,队员们展示精美作品,解读剪纸历史脉络和文化密码。讲解过后,孩子们跃跃欲试,在队员指导下一笔一画尝试,普通彩纸逐渐幻化成童趣盎然的作品。队员们还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小型剪纸工作坊,吸引众多学生参与,让传统魅力在校园生活中悄然绽放。剪纸艺术走出工作室,走进年轻一代的日常,点燃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一张红纸,一把剪刀,剪出万千世界;“纸艺薪传”的实践团成员,以青春为刃,刻下时代篇章。此次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技艺的习得,更是一次深刻的文化觉醒。队员们认识到,守护非遗,需心怀敬畏——既要着眼全局改善文化生态,亦要如“绣花”般精细发掘其深层历史脉络,让古老智慧真正融入现代生活肌理,成为滋养未来的“源头活水”。豫北医学院学子将继续创作优秀红色主题剪纸,让这门古老艺术在新时代脉搏中强劲跃动,成为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璀璨载体,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年手中绽放永恒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