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徐州3月9日电(通讯员 缪雨萌)为深入了解西湖旅游风景区对外国游客的吸引力及服务需求,促进国际文化交流,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江苏师范大学"迎四海宾朋,共筑文化出海梦"实践团队于2月28日前往西湖风景区开展实地调研,采访外国游客,收集并分析其游览体验与需求。此次调研聚焦于外国游客的游览体验、文化认知及服务需求,旨在为西湖风景区的国际化服务优化提供参考,助力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与交流。
上午9点,调研团队准时集合于西湖边,分头行动于断桥残雪、雷峰塔、苏堤春晓等多个著名景点。团队成员主要通过问卷调查、面对面访谈的方式,对外国游客的游览偏好、信息获取渠道、对景区服务的满意度以及对杭州文化的兴趣点进行了深入了解。调研过程中,成员们耐心倾听,细致记录,不仅关注游客对西湖自然美景的评价,还特别留意了他们对西湖历史故事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反馈。
调研发现,外国游客对西湖的自然风光普遍给予高度评价,尤其是断桥残雪和苏堤春晓的景致令他们印象深刻。然而,部分游客表示,景区内的英文导览信息较为有限,尤其是历史文化的介绍多以中文为主,导致他们难以深入了解西湖背后的文化内涵。此外,部分游客希望景区能够提供更多多语种的导览服务,如语音导览或手机应用程序,以便更好地理解景点的历史与文化背景。
团队成员表示,此次调研不仅让他们深入了解了外国游客的需求,也为未来提升西湖风景区国际化服务水平提供了宝贵的实证依据。通过此次调研,团队希望为西湖风景区的服务优化提供建议,促进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与交流,让西湖成为连接中外友谊的桥梁。
图为志愿者在苏堤春晓景点前对游客进行采访,了解游客游览西湖的体验感。

图为志愿者在断桥残雪景点前对游客进行采访,了解游客游览西湖的体验感。
在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还特别关注了西湖风景区的数字化服务现状。近年来,西湖风景区在数字化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例如通过手机应用程序提供多语种导览服务、利用AR技术还原历史场景等。然而,部分外国游客表示,这些数字化服务的普及度和使用便捷性仍有提升空间。团队成员建议,景区可以进一步优化数字化服务,增加多语种支持,并加强对外宣传,以吸引更多外国游客体验。
图为志愿者体验西湖数字化导览系统。
调研结束后,团队成员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外国游客对西湖的文化内涵表现出浓厚兴趣,尤其是与西湖相关的历史故事和传统文化。然而,由于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部分游客表示难以全面理解这些文化内容。对此,团队成员建议,景区可以通过增加多语种解说服务、举办文化体验活动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外国游客的文化体验。
图为志愿者参观西湖博物馆,了解西湖背后的历史故事。
向自然学习、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正是本次调研的重要意义。西湖作为杭州的文化名片,不仅是自然美景的代表,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此次调研,团队成员深刻认识到,提升西湖风景区的国际化服务水平,不仅有助于增强外国游客的游览体验,更能推动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与交流。
未来,调研团队将继续深入分析调研数据,形成详实的调研报告,为西湖风景区的服务优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团队也希望借此机会,呼吁更多社会力量关注西湖文化的国际传播,共同推动西湖成为连接中外友谊的桥梁,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读懂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