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曲阜师范大学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访齐都文化,传非遗新声”实践队踏上了前往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古商城的旅程,旨在探寻齐都文化的深厚底蕴,特别是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在这座历史悠久的商业重镇,实践队重点探访了大染坊,通过实地调研、亲身体验与深入交流,感受了传统染布工艺的历史变迁与文化传承。
周村,一个拥有几千年历史的商业重镇,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北方丝绸之路的源头,其城镇功能齐全,市场分工明确,商业繁荣,被誉为“天下第一村”“金周村”“旱码头”。而周村古商城,更是中国古商业文化的优秀代表,规模宏大,建筑风格独特,至今仍在发挥其商业功能,被誉为“活着的古商业街市博物馆”。实践队此次的探访,便是对这一历史文化遗产的深入了解和体验。
图1实践队成员到达实践目的地
大染坊,作为周村古商城的著名景点之一,是清朝道光年间创办的东来升绸布庄的旧址,主要经营浆染业。实践队走进大染坊,仿佛穿越回了那个时代,感受到了古代染布工艺的独特魅力。在高高的架子上,挂着一条条五彩缤纷的布匹,这些手工染制的布料,不仅柔软舒适,更是周村古时最好的布料。实践队成员们认真聆听讲解员的介绍,了解了古代染布的基本工序——烧、染、晾,每一步都凝聚着古人的智慧与汗水。
图2大染坊内染缸
在大染坊内,实践队成员们还亲身体验了传统染布工艺。在专业工艺师的指导下,他们尝试着进行简单的染色操作,虽然只是初步的尝试,但已经让他们深刻感受到了传统工艺的难度与魅力。队员们纷纷表示,这样的体验让他们更加珍惜现代工业带来的便利,同时也更加敬佩古代工匠们的智慧与勤劳。
图3实践队成员欣赏染织工艺品
除了亲身体验传统工艺,实践队还与大染坊的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了解了大染坊的历史变迁、文化传承以及当前的经营状况。得知大染坊在保留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以适应现代市场的需求,实践队成员们深感欣慰。他们认为,这正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完美结合的典范,也是非遗文化得以传承与发展的关键所在。
在探访大染坊的过程中,实践队成员们还注意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他们了解到,虽然大染坊等传统手工艺作坊在努力传承和发展非遗文化,但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一方面,传统手工艺的传承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愿意学习和传承的年轻人却越来越少;另一方面,现代工业的冲击使得传统手工艺的市场空间越来越小,经营压力越来越大。针对这些问题,实践队成员们表示,他们将积极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通过数据分析、市场调研等方式,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提供有力支持。
在探访周村古商城大染坊的过程中,实践队成员们不仅了解了传统染布工艺的历史变迁与文化传承,还深刻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深远影响。他们表示,这次实践活动让他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传统文化的价值与意义,也让他们更加坚定了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信念与决心。
曲阜师范大学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访齐都古韵,传非遗新声”实践队的此次探访活动,不仅是一次对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和体验,更是一次对青年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锤炼与提升。不仅让实践队成员们领略了传统工艺的魅力与智慧,更让他们深刻认识到了传统文化的价值与意义。他们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新的起点,继续探寻齐都文化的深厚底蕴,传承与弘扬非遗文化,为中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投身到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伟大事业中去,让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的舞台上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