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梦启新程 文化韵悠长—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2025年1月12日,西南大学教育学部研究生实践团队去往四川省绵阳市花荄镇文星社区,针对当地儿童开展主题教育,助力乡村振兴。本次主题活动以美育为线索,以“童梦启新程,文化韵悠长”为主题,开展了拓印、泥塑、舞蹈等系列活动,孩子们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收获快乐与成长。
拓印羌纹:墨韵多彩祥瑞画
一场别开生面的羌族花纹拓印活动在社区热烈开展,当羌族服饰花纹遇到拓印,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孩子们手拿篆签,一点点勾勒出花纹轮廓,涂上颜料,印下斑斓的花纹图案,每一幅图画,都展现了独特的民族风情,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一颗多民族交融的文化种子。
(实践队员指导孩子拓印 尚静文摄)
塑形粘土:创意雕琢蛇年相
你的生肖是什么?十二生肖为什么没有猫呢?今年是蛇年,蛇有什么特点?别开生面的导入让孩子们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观察雕塑对象—蛇的特征,接着同学们开始使用粘土创意造设蛇的造型。“老师,我做的蛇上面有好看的花纹”,“老师,我给小蛇带了帽子还穿了衣服”,“老师,我做的是热狗小蛇”……孩子们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创造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小蛇,用超轻粘土将五彩斑斓的想象化为现实。
(孩子展示作品 尚静文摄)
律动羌舞:舞步踏出民俗情
户外活动场,伴随着阵阵音乐,老师与孩子们跟着节奏,迈动轻快的步伐,手臂灵活的摆动,脸上洋溢着灿烂而纯真的笑容。在老师耐心细致地指导下,孩子们逐渐掌握了羌族舞蹈的动作要领。“这姿势好像在打招呼”,“感觉在过节日呢”,在这样欢快的氛围中,孩子们感受到了羌族文化的魅力,增强了对多元民族文化的认知与尊重。
(实践队员教授羌族舞蹈 尚静文摄)
绵阳市花荄镇地理位置特殊,孩子们身边就有很多羌族同学,甚至有的小朋友就是羌族,通过此次活动,孩子们不仅体验到了手工制作和舞蹈的乐趣,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在实践中深入体会羌族文化魅力,感受我国是多民族国家,不同文化应当给予尊重和爱护。
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文化的传承并非一朝一夕,但是持续的教育会慢慢浸润孩子的心灵,相信通过这样的活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供稿:尚静文 崔英敏